看了张磊的《价值》这本书的朋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张磊不是在谈论投资,而是在谈论人生。
而这或许就是一个人到了一定高度后的返璞心态,回到最基础的底层逻辑。
今天就着价值,谈谈人生到最后,拼的从来都不是金钱,这个问题。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养老成为每个步入老年的人最关心的问题。
此前有五位“姐姐”因为“抱团养老”而走红,我们不得不承认她们都是不差钱的人,希望在经济雄厚的基础上,享受美好的晚年。
不过,事情不会按照我们的安排发展,在五个人身体都很硬朗的时候可以结伴外出游玩,买菜,跳舞,玩牌…
如果某一天其中一个生病了,或许另外四个会照顾她,但是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病的人比健康的人要多,现实就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既然不差钱,就完全可以请保姆。这种想法的确是对的,但是再好的护理人员也无法照顾周全,到最后即使是有病的人,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也不能体贴,更何况护理人员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关心家人。
有多少人在生病的时候才想念健康的自由,又有多少人为了赚钱而拼健康的最贵。
尽管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无疑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最终还是要属于那些身体健康的。”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良好的身体是迈向成功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其他任何东西也已不再有意义。
常言道,年轻就是资本,其实年少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健康。卫生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中年时,健康是责任,老年时,健康是福气。人生在世,无论在社会上处于什么位置,但凡失去了健康,一切都将归零。
莉斯·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着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未来。我们活得似乎永远不会死,我们死得好像从来没活过。”
人生,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看起来很聪明,其实很愚蠢,日以继夜的拼命赚钱,然后把这些财富原封不动地送进了医院,即使是倾家荡产也不能保住生命。
透支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不要相信西方的透支理论所说的早取早享用,“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而且还的总比借的多。这在财务上,在身体上更是如此。
人生是昂贵的,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透支未来。人这辈子都会有遗憾,人生没有完美,不要等到黄昏时躺在病床上再想从前,趁着年轻趁着健康,去看心想事成的风景,去见想念的亲人,有健康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幸福。
等我们老了以后才会渐渐懂得,人这一辈子拼到最后,拼的不过是一条命,一条健康的命。
年轻人追求经济,年老以后追求健康,不要到最后才发现,这辈子除了挣钱什么也不干,“穷得只剩钱”这句话不是炫耀,而是真实的无奈。
必须承认,这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血缘亲情、美满爱情,还是深情厚谊,都不足以让我们依赖,我们最大的依赖只有自己,一个健康的自己。
经常听人说,人老了最大的依靠就是钱,所以手里一定要有钱。这种想法多么幼稚可悲,有钱能使鬼推磨,只适用于有权势的人,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纵使有再多的财富也难以震慑和管束。
要记住,金钱不足以撑起幸福的生活,健康却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磊是谁,但是说到腾讯、京东、美团、滴滴等这些公司,肯定无人不知,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公司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投资者,那便是高瓴资本,而张磊正是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张磊于2005年创办高瓴资本,因为他看好中国经济的腾飞,选择重仓投资中国,先后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并在2015年促成腾讯和京东的联合,之后大举投资大健康产业和制造业,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
张磊先生用了几年时间,将自己的投资经验写到了《价值》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全面分享了自己投资与创办的经验,并首次公开了高瓴资本的七大选股公式,通过案例与手绘思维导图的方式,全面解构价值投资。
本书一经推出,便成为投资界的“圣典”,得到数十位投资界和商界大咖的一致推荐,无论你是投资,还是创业,或是工作,如果想提升自己,本书值得好好学习。
它即是一本商业哲学,还是实战经验和人生智慧,下方商品卡可下单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