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儿子,当今太子犯了法,怎么办?太子犯法是对商鞅是一次严峻考验,面对太子的挑战,商鞅的利刃没有丝毫的犹豫。
处置太子罪行,商鞅说了一句话:“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意思是法律推行不下去,是因为社会上层阶级在从中阻挠。想要贵族阶级不再抵触刑法了,至少不敢公开抵抗刑法了,必须要抓个典型,谁最适合当这个典型,太子恰好撞上了。
太子作为储君不可施与刑罚,反复思量之后,商鞅决定采取一种变通的方式惩罚太子,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被处以刑罚,以替代对太子的惩戒。另一位老师公孙贾,则被处以残酷的黥刑,黥刑就是面部刺字,通过毁容使得你无颜面世,是对其极大的羞辱。
太子本人完好无损,但刻在老师脸上的罪行却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宣告,太子是一个曾经因为犯法受到商鞅惩罚的犯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没有想到商鞅贯彻新法的意志如此坚定,做事情绝不回头,绝不妥协,谁挡我的路,我就杀谁。所以商鞅在秦国积累下了很大的仇冤,从上层的贵族集团到下面的普通老百姓。
新法实行四年后,公子虔又一次犯法,商鞅毫不手软,他的鼻子被割下,成为新法的的纪念品。身为太子的老师,连鼻子都被割了下来,公子虔能不恨商鞅吗?新仇旧恨不断累积,商鞅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商鞅成为秦相的第十个年头,秦国名士赵良与他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谈话,赵良给商鞅谈话的时候,谈到了秦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五羖大夫百里奚。
赵良认为,五羖大夫做的和商鞅做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因为五羖大夫做的是仁德之事,所以他积下的是恩德,积下的是人民对他的怀念,而商鞅是严刑峻罚,所以他积下的是仇恨。
赵良对商鞅说:“如今公子虔已经八年不出门了,等的就是复仇的那一天,秦孝公一旦死去,这些贵族就可以利用民怨向你发出致命一击,先生如果不改弦更张,必将在劫难逃,你赶紧把秦王分封给你的土地还给秦王,然后自己找个地方养老去吧!趁着秦王还没死”。
赵良的警告像一缕烟,从商鞅的眼前飘了过去,根本无法进入商鞅的心里,商鞅觉得自己不需要回答,因为事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新法实行十年,秦国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天下霸主已是指日可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登基,史称秦惠文王。这个当年被商鞅惩罚过的太子一即位,商鞅的末日也就到了。
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人,国家要进行新的政策,就一定会伤害一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都是些亲贵的人,接近君主的人。有人就跟秦王说小话了,说这个国家现在妇女、孩子、老人都知道商鞅,至于国家的君主是谁呀?可能大家都快忘了。
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一刻也没有忘记复仇,那些饱受商鞅新法折磨的贵族们立刻推举他为代表向秦王进言。根据史记记载,公子虔告发商鞅有谋反的意图,这些造谣中伤正中秦惠文王下怀,有了这个罪名,秦惠文王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商鞅推行的法律将商鞅绳之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