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80、90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而随着这些80、90后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已到中年的家长们也开始考虑起了养老的问题。
虽说一个孩子养起来比较轻松,但是到了养老的问题上就表现出了劣势,首先,一个孩子要承担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如果结了婚,一个小家庭就要承担四位老人的养老问题,实在力不从心。
而且独生子女常常自顾不暇,老人需要照顾就只能找保姆,既不放心又不能让老人得到很好的照顾。
综合考虑下,为了以后能有个自由的晚年生活,现在的中年人大多选择自己攒钱,希望等退休后可以选择一个养老院来托付自己,可是,攒钱去养老院就能实现“养老自由”吗?
刘叔叔:“攒点钱留着退休以后去养老院”
刘叔叔和妻子只有一个儿子,浮起来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大,老两口也到了该考虑养老问题的时候。
要说儿子在身边还好,可是偏偏儿子的心怀大志,没有选择在老家发展,反而考了个外地的大学,毕业就直接就留在了那里。
要说老两口本来已经要退休了,儿子年薪丰厚也不用老两口贴补,所以日子也过得十分清闲,没事还能跳跳广场舞,下下棋,钓钓鱼之类的。
与刘叔叔年纪相仿的这些人,聚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养老的问题,有指望儿女的,也有指不上儿女,而刘叔叔则表示:“听说现在养老院环境十分不错,我跟妻子打算攒点钱留着退休以后去养老院了,这样还不给儿子添麻烦。”
听了刘叔叔的想法,有位6旬老人却以过来人的身份表示:“其实养老院里面也有鄙视链。”
老人口中的养老鄙视链具体是什么样?
养老院是个封闭的团体,不方便外出,活动范围有限,所以每天聚在一起聊天也成了养老里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聊天中了解老人各种情况,就自然地形成了一条老人圈里的鄙视链,具体体现在有儿女和无儿女的两种情况。
在有儿女的群体里,儿女相对有出息没事还能常过来探望老人,这样事业有成又美满孝顺的家庭就会成为众人羡慕的目标,成为鄙视链的顶端,而儿女如果条件一般,则次之。
在无儿女的群体里,没有儿女但是老人条件好的,对比既无儿女,条件也不太理想的会更胜一筹,这类群体对于有儿女的老人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人到晚年才会明白,养老问题光靠钱也不行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抱着跟刘叔叔同样的想法,认为晚年有了钱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现在养老院逐渐被重视,环境服务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可是条件再好的养老院,也缺少了家的感觉。
养老院虽然硬件设施十分完善,但是对于本就孤独的老人来说缺少了温暖的亲情,让人不禁感到寂寞。
由此看来,在养老的问题上光有钱也不行,还得有子女的陪伴与照顾,这也就要求大家在在选择养老的问题上更要谨慎一些,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清楚后再决定。
是否选择养老院,还得从多方面来考量
综上所述,老人养老是否真的需要到养老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首先要看老人能否能适应养老院的环境与服务机制,如果老人身体情况允许,就可以选择一些正规的养老院,如果老人身体情况特殊,不适合养老院居住,那就要做其他选择。
其次,还要看养老院的服务意识,老人到了年纪身体状况并不理想,需要更细致周到的照顾,如果养老院服务意识不足,不能给老人应有的照顾,那还是不要选择养老院了。
另外,如果有些老人本身对于子女是比较依恋的,那么送去养老院就会伤了老人的心,反倒是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