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 记者 徐雪纯 朱研超 倪雁强
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当前浙江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2岁。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十四五”期间浙江的重要课题。
2月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晓波在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抓好《浙江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落实,做好六方面部署和安排,推动实现‘幸福老龄生活’新愿景。”
一是实现更高质量的老有所养。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医养康养结合,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到“十四五”末,培育1000个康养联合体,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5人。
二是实现更高质量的老有所医。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到“十四五”末,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7.5张,比“十三五”末增加1.51张。
三是实现更人性化的老有所便。加快出台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工作方案,加快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出台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提升计划,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100个,在“十四五”期间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
四是实现更人性化的老有所为。适度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营造适宜老年人的就业创业环境,让能劳动、愿劳动的老年人在“十四五”时期能更有作为。
五是实现更人性化的老有所学。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优化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六是实现更人性化的老有所乐。发展银发经济,打造高质量老年产品供给体系。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到“十四五”末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加到4.5个,让老幼乐融融成为老年人美好生活场景。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