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不再难”?三种“新型养老”模式兴起,农民却不看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农村的人口流失十分严重,如今的农村,平时基本上哦都市一些留守的老人,以及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的小孩,因为家中条件稍微过得去的,也早就将自己的小孩接到了身边。但是对于老人而言,好像农村就是他们的归宿。
一个是对于老人来说喜欢留在农村,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很多农村家庭,在自己的父母年龄大了之后,并没有办法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所以就索性将他们留在了乡下。而随着我们国家整个年龄结构的转变,老龄化的现象开始提升,养老问题就成了大家都有的“难言之隐。”
正因为大家的普遍关心,所以关于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也是一直在不断传出。如今又有三种“新型养老”模式兴起,也是被不少农民推崇。
第一种就是村集体开展的集体养老,现在的农村基本上很多的老人都是独居,“合村并居”的脚步是一回事,把这些独居的老人集中起来统一照料,也是大家操心的一回事。其实对于这些独居老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一个是子女在身边的照料,另外一个就是孤单,而村集体养老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其实这种模式就有点类似之前农村的养老院,但是当初因为经营不善就面临倒闭,而这种模式所开展的就是由村委会给老人提供相关服务,就是有点类似城市当中的志愿者,针对这些老人的需求给出特定的帮助,而且也能让农村老人摆脱现在无人照料的困境。
第二种就是“以地、以房”养老,其实这种模式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例如在上海的一些农村。出现这种模式的原因是现在的农村还是存在薄养、弃养等问题,而且是等着老人去世,好继承相关的遗产。所以现在很多老人为了自己晚年生活的着想,就会放弃自己的地和房子,转而变成一种很好的养老保障。
第三种就是借宿“寄养”式的养老,出现这种模式的原因和第一种有些类似,也是因为独居无人照料和孤单。而自己的子女没有办法在身边照料,就养老费用的形式,将自己的父母“借宿”在别人的家中养老,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老人的生活,二者不会感到那么孤单,同时也不会对子女造成任何的负担。
那么兴起的这三种“新型养老”,是不是意味着农村养老不再难了呢?
其实并非如此,首先第一点就是无论是哪种形式,农村老人最渴望的子女的关怀并没有得到,而且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另外一点农民却不看好的原因在于,这些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难解决,只是说没钱,所以农村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农村真正的好起来了,也就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留守老人。
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一“农村养老“不再难”?三种“新型养老”模式兴起,农民却不看好”这一话题,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