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国内首部戳中养老痛点的生活剧,才追几集,我眼睛就进了沙子
2021-04-28 08:45  浏览:65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疗,老了该不该进养老院?


每个人来这世间一遭,谁都免不得要面对生老病死,所以这些都是民生痛点,是很多人正在经历、或者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年轻时,没人不怕老。


或许古稀之年,对这生老病死就看淡了。


我看不淡,是因为我的人生才走过三十多年,且即将要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


好巧,国内首部直面养老问题的生活剧《八零九零》上线了。




都由父母生养,既然谁也逃不过,那就掰扯掰扯这部剧到底说了些什么。


PS:剧名《八零九零》指的是,80岁的老人和90后年轻人。


90后社畜、花甲老人、保健品


白敬亭饰演了一个90后社畜,名为“过三爽”,整日里就跟打鸡血似的,相信自己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实际上,干的却是个缺德工作——向老人推销夸大功效的保健品。




若说他缺德嘛,他也是鞠躬尽瘁真情实意,给老人刷马桶、粉墙壁、买早餐,事无巨细像孙子一样伺候潜在客户。


若说他不缺德,他为了混进养老院推销产品,“套路”自己的亲爷爷住了进去。


当然了,倪大红在这里演的角色可不像苏大强那么糊涂,要不是看到了自己心仪对象是养老院院长,哪能甘心被孙子套路。




老人这个群体,是保健品推销最为青睐的,你道他们是“人傻钱多”,大半辈子白活?他们或许更看重的是“代替儿孙尽孝”的推销员,因为孤独啊。


过三爽的老板打鸡血时是这么说的:对待客户,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为什么呢,是因为父母的钱迟早是我们的钱。




看这神逻辑,想想还挺有道理。


于是就有了没空陪自己父母爷奶,却到别人的父母跟前“尽孝”的推销员。


过三爽对相依为命的爷爷还算体贴周到,但这孩子是真命苦,被老板压榨,被债主堵门,即便生活给他以痛击,他仍然笑着迎接磨难。




像极了好多奔波在生活中的九零后。


同为90后的叶小妹(吴倩 饰),是阳光之家养老院院长的孙女,小时候母亲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她,她便和奶奶林素芬相依为命。


老戏骨吴冕饰演的林院长是个心善又好强的女人,一边带孙女一边管理养老院,孙女没“长歪”,养老院也经营得温馨融洽。




在她看来,养老院是一个能给予家庭温暖的地方,她不想利用这个机构来赚钱,而是更注重老人们的情感、生活需求。


在她还未准备好将这个花费了毕生心血的养老院交给孙女时,却得知自己患上了晚期肝癌……


混进养老院的保健品推销员过三爽、想脱离养老院环境的女孩叶小妹、患癌症放心不下养老院的林素芬、以及养老院里一群老头老太们,交织出了一个个直击痛点的社会话题。




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晚期癌症要如何面对,进养老院算不算被儿女抛弃……等等。


这些话题真沉重啊,可是这部剧却没有让人觉得压抑,甚至还透着轻松诙谐——托了这些老戏骨精湛演技的福了。




林院长的通透给很多人提了个醒


得知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林院长着急地逼着孙女叶小妹学开车、学做饭,也尝试着说服小妹接管养老院的工作。


以往这些全是自己做,总以为自己还有很久的时光,谁能想到这生离死别说来就来呢。




孙女起初拒绝学习,拒绝接管养老院事务,年轻人嘛,总想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外面闯荡闯荡。


被迫做了一天养老院员工的小妹,差点闯下大祸。回来还理直气壮地怼奶奶太过自私,气得林院长吐露真言:我承认我自私,但我不是累了才让你接班,是我……快要死了!


小妹一夜之间被迫长大,开始事无巨细的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并且病急乱投医,主动找三爽买保健品、又找上了江湖骗子。




面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骗局,她坚持选择相信,只为了那一点点希望去挽回奶奶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突然感到心酸,人生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生命快速流逝却无能为力吧,所以哪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骗局,也要赌个1%的奇迹。


“临终关怀”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有些人不忍亲人离世,哪怕浑身插满管子没有任何尊严地躺在ICU,至少还可以多活些时日。


但有多少人去探究,患者自己愿不愿意这样。




林院长患的是晚期癌症,不能做手术,做介入治疗就没有生存质量可言。


医生让亲属自己选择是留在医院做无谓的挣扎,还是回到家好好过完最后的日子。已经脸色蜡黄的林院长恳求小妹带她回家。她想在最后的日子,和自己的孙女,和那些老伙伴们一起度过。




她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把养老院好好地交到孙女的手上,自己也能走得安心体面一些。


那场老人们专为林院长组织的复古联谊会,看得我哭肿了眼。


林素芬曾做过战地护士,那一代人,对苏联歌曲格外的有情怀。当孙女把她打扮得精神十足,牵着她走进养老院时,“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响……”手风琴和歌声同时响起,大厅的灯也亮了。




那是大家给她最后的一场送别,用熟悉的歌声带她回到过去那个激情的年代。


每个人都带着白色的围巾……因为林院长曾对孙女说过悄悄话:你爷爷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就是戴着白围巾。


她问:为什么要戴着白围巾啊,他答:因为想让你记住我呀!




相比起这样温馨动人的场景,我们该庆幸,她最后的日子不是在冰冷的病房度过。


她真的很通透,对生死并无过多纠结。


她说:人这一辈子啊,就像是填格子,一天一格,不到三万格,我的格子已经填满了,你的才刚刚开始……




这一幕幕场景和台词,其实都很生活化,普通到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但不知不觉,我总是无意中被戳到心扉,红了眼眶。


谁都会老,谁都会死。


长生爷爷拼命地吃保健品,各种花样养生,不是对生死堪不透,而是和老伴曾有过约定,要活到100岁,要看到外孙考上大学……




活着的人才是最难的,太多牵挂,舍不掉啊。


《八零九零》对养老的探讨,远不止这些


阳光之家起初并不是养老院,而是林素芬丈夫的老宅子。


自从林素芬丈夫去世后,那些同样孤独的老伙伴们,也陆陆续续地住了进来。


有些人真的是因为孤独,有的人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大家相互取暖,彼此扶持,人越来越多,才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正规的养老院。




林素芬从未想过要利用养老院来赚钱,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记得住每一个老人的饮食习惯,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适当的管理。


这样的一个环境,或许是每一个孤独的老人都想要住进来的。


三爽起初想让爷爷住进养老院时,过爷是万般不情愿,一度怀疑孙子要甩掉他这个“累赘”。进去了,才发现在这里生活,比自己独居更快乐。




这里确实也有被儿女嫌弃的老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温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有这么多人看着,至少不会像苏大强那样频频跑丢。


这部剧,或许给一些养老院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定时巡夜等等),也让一些孤独的老人摒弃“进养老院即是被抛弃”的想法。


像石长生爷爷那样的方式,也很不错,每个周末都回到女儿女婿那里住两天,和外孙处一处感情。




没几年,我们国家就要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而这个时候,社会上的中流砥柱,恰恰就是八零九零。


这是一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群体,很多家庭因为老人赡养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如何给予亲情的陪伴,如何正确面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都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




90后的叶小妹,接管了奶奶的“阳光之家”,她将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员工离职、养老院入不敷出,要如何维持下去,以她的新观念又能做出什么改变,三爽是否会和小妹共渡难关,都是我愿意把这部剧追下去的理由。




我真的很想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养老院能够真正地给予老人生活的方便和精神上的满足。


毕竟,我们都会慢慢变老啊。


发布人:99d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