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的余额关系到所有参保国民,所以任何一点消息都备受关注。
网上一直有社保基金不足的传言,实际上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保基金确实面临很大压力。为此,国家从多个方面采取了措施。其中就包括划转国资这一举措。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前,财政部官网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93家央企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养老金与大家息息相关,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本期话题:
1.社会养老压力大,国资驰援1.68万亿!
2.我们的养老金充足吗?
3.社保养老还有这一问题
一、社会养老压力大,国资驰援1.68万亿!
我国社保基金的压力与日俱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9年底,我国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据中国发展基金会预测,到2022年左右,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4%;
到2050年将达到老龄化峰值,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7.9%, 60岁以上人口接近5亿。
退休人口不断增多,参保的年轻劳动力却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为应对“未富先老”的问题,国家做出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要求,符合条件的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都被纳入划转范围,共计93个符合条件的单位。
划转的比例统一规定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目前所有的划转已经全部完成,共计为社保基金提供了1.68万亿元的“进账”。
二、我们的养老金充足吗?
2020年7月,人社部养老保险司长聂明隽介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家底”可观,2019年年底累计结余有5万亿元。
除此之外,去年年末还公布了2019年社保基金的投资情况,其中权益投资收益达到663.86亿元,收益率9.03%,十分可观。
此前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曾发布一篇报告,称2035年我国养老金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一时间引起无数网民关注,议论纷纷。
对这个问题,人社部曾明确回应:养老金能保证长期足额发放。
到目前为止,全国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超过2万亿,在国资划转工作完成后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进一步增加,各级地方财政也相应作出了加大对养老保险资金投入的安排。
三、社保养老还有这一问题
将国有资本划转至社保基金,虽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但不是长久之计,毕竟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有经营需求。
要保证养老金的长期足额发放,只靠这一项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延迟退休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这也是我们想完全依赖社保来养老不可行的原因:延迟退休一来,少的延几年,所的说不定要延十几年,交的时间变长,领的时间变短,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按照目前各经济学家透露的说法,无论是先将男女退休时间统一再延长,还是先延长再统一,最终退休年龄定在65岁基本都是确定的。
区别只在于延迟退休的方式。
从宏观来看这能够极大地缓解社保压力,而且也符合我国的发展情况。
可是对于个人来说,一来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怎么说都是被推后了;二来,今天能延,明天能不能?现在能延,以后能不能?
养老应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答案。出于职业习惯,提醒大家多多考虑商业养老保险,毕竟合同定下了就不能轻易更改。
在社保之外为自己适当购置一些养老的险种作为补充,这是国家在提倡的养老新方向,也是个体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