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院是最终归宿?NO!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受到更多老年人追捧
2021-08-02 09:23  浏览:25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儿防老,多少父母,被这个中国式的“最美谎言”坑了一辈子。

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信仰,那就是“养儿防老”。多少父母,穷其一生,将孩子拉扯大,为了就是日后老来有所依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养儿防老”似乎变了味。

前段时间陪家人住院,隔壁床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每天老伴陪着来打点滴,几天下来熟络了,通过聊天得知,老人有一儿一女,儿子早些年就去加拿大了,并在那边定居了。老人和老伴去住过一段日子,但在那边养老基本不现实。老俩口回国后,儿子几年也才回来看一次。女儿虽然在国内,但也距离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而且女儿也60岁了,刚退休不久,现在家带孙子。


好在老两口身体还行,能自理。问及老两口这么大年纪了,为啥不去住养老院?老人说,现在两个人还可以相互照顾,在养老院总归不习惯,等到日后走不动了再说。

既然“养儿防老”很难实现,为什么那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1、主观问题

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讲究“落叶归根”,即使有些养老院离家不远,老人也不愿。怕哪一天走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还有些老人觉得,养老院住着一群不熟悉的人,哪有生活在家里自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所以不愿意“挪窝”。

2、客观问题

除了观念性问题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公立养老院床位不够,私立养老院的费用又无力承担,所以身体尚能自理的老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那些失能失智,需要专人照顾的老人,有些会请住家保姆,有些才会被子女送到养老院。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养老机构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制度也越来越健全,护理人员也越来越专业。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


为解决“养老难”的问题,国家、政府层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有些政策在试点过程中,也得到比较好的反馈,比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受到很多老年人好评。所以,养老院是最后归宿?NO!

什么是“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是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将养老机构专业化的服务,延伸到家庭。

当老人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后,机构会派工作人员上门对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配备智能床垫、紧急呼叫器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情况。除了对健康的管理话,还有对老人生活的照料,如助浴、助洁、助餐等,有些老人不愿做饭,打个电话,机构就将饭菜送到家里来,很方便。

政府兜底,价格亲民,老人叫好!


家住德胜社区的陈大爷患阿尔兹海默症多年,只认识自己的老伴。女儿成家后,家中只剩下夫妻俩。一直以来,陈大爷的日常起居都靠老伴照顾,但老伴年纪也大了,78岁了,照顾起来有些力不从心。通过社区街道,女儿得知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信息,于是立马向服务机构——乐龄家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提出了申请。

签约后,隔段时间机构就派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量血压、做康复训练,还安排家政人员上门做卫生。连之前为陈大爷洗澡这个“老大难”,现在也得到了解决,因为这个服务里面包括了电子信息化、生活照料、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康复服务,精神慰藉等六大方面。费用方面,除了政府补助部分,每个月实际只支付了600元。

当然,选择的服务套餐不一样,服务内容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后记:

老朋友们,切记!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养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现在有多种养老方式,养老院也不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趁着身体还好,头脑清醒,以快乐为中心,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吧!



发布人:8438****    IP:106.39.3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