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老人的哭诉,就因儿媳不同意,我自己买的房子连门都进不去
2020-11-08 23:30  浏览:106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这句话意思是人的安全感就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可见其重要性。而一个人一旦失去安全感,就会陷入莫名的恐慌、烦躁、悲伤等负面情绪。

不少人总会未雨先绸缪,这辈子的预防措施就绕不开“养儿防老”,就怕以后老了一点安全感也没有。终其一生,竟然也是为了安全感,想想也是不可思议。


但随着经济压力、思想变化、原生家庭等等外在元素影响下,“养儿防老”已经不太适用,有时候的养儿竟然会劳碌终老,一辈子的忙碌,更别提什么养老。

老赵就是个固执的人,连生三个女儿后,硬是在第四个才生下儿子,也曾经尝到了有儿子的甜头和荣誉。

本以为养儿防老,等他老了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自己花钱买的房子都进不去。

01、

一个硬要生儿子的男人,连生三个女儿

老肖是出了名的人,并不是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是他曾经年轻那会为了生个儿子,连生三个女儿都不肯放弃,直到儿子出生才停了下来。

老肖很早就结婚,他和妻子就对看了几次,拿了点聘礼就这样子结了婚。在他那个年代,温饱都是问题,哪里有那么多闲时间谈情说爱,有的是凑在一起过日子。

而老肖是个很传统的人,本着“养儿防老”的思想,就和妻子积极的造人,就想完成这个使命。妻子也很快怀孕,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家里为数不多的好东西都妻子,就希望可以生个大胖儿子。


后来,妻子没能如他所愿,生了个小公主。老肖没说话,只能叹了一口气。接着二女儿、三女儿也跟着诞生,老肖脸色越来越难看。而妻子也不想再生,根本就养不了这么多人,而且自己身体越来越差,真不适合这么拼。

但老肖苦苦哀求与劝说下,妻子无奈同意,终于在第四次怀孕后生下儿子。这让老肖喜极而泣,自己终于有了儿子。妻子也舒了一口气,要是还是女儿的话,以丈夫的性格肯定还会继续下去。


老肖生下儿子后,年龄也不小,足足有35岁,可见坚持不懈,再加上一家六口的阵容,让他成为村里的“名人”。

每个人都很佩服他的精神。尽管那个年代也算正常的事,但要是真发生在自己身边都会感叹不已。儿子也在老两口的无限溺爱中,慢慢长大,却被姐姐们都不待见。

02、

不被姐姐待见的弟弟,只因父母的全部爱都给了儿子

对小儿子,老肖可疼爱到骨子里,家里的好东西都优先给他,女儿却一点份也没有。就连读书也是如此,姐妹三个优先让给了弟弟,连字都没认全。

随着姐妹三个人慢慢长大,以前还不懂父母的偏爱,到如今是难以理解。同样是父母的孩子,为何区别待遇那么大?从小到大都是吃弟弟剩下的,玩弟弟不要的东西。

三个人心里开始失衡,对那个最小的弟弟不待见,排斥、不想跟他玩。作为家里的小魔王,总是哭闹、抓着姐姐们头发来捍卫地位。她们一旦反抗,往往都是父母的责怪,尽管错的是弟弟。


姐妹三个也懂了,就因弟弟是留在家里的人,自己始终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姐弟几个关系因此不太好,从小到大都会时不时起冲突。但老肖不管,也总是袒护儿子,反过来责怪女儿。

后来,姐姐们带着一丝对这个家不满的情绪嫁了人,也很少回娘家。老两口有点不解,但所幸儿子始终还是在家里。

03、

给儿子娶妻、买房的费用,老人一力承担,却造成儿子索要无度的性格

儿子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老两口拿出积蓄,给他风光举办婚礼,就希望可以幸福。儿子婚后不久,在妻子的要求给,再次向父母索要买套房子。

老肖却迟疑了,刚办完婚礼还元气大伤,一下子也没那么多钱。在他迟疑时,从小有求必应的儿子不愿意,觉得老人放他鸽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的事。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老人不舍得拿钱出来。


儿子就心生不满责怪父母,并直言:“不给买,我就不去上班。”老肖很快就妥协,用尽这辈子的尊严,挨家挨户借钱,只要有一点的关系就开口,受尽了冷眼。

当老肖向三个女儿开口时,在得知原因的三姐妹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也就只有弟弟才会让严肃的父亲这个低声下气的样子。

但三姐妹还是不忍心看父亲对别人低下头,毕竟血浓于水,也拿出不少积蓄借给父亲,就希望父母这是最后一次这么纵容弟弟。


最终,老肖卖了房子,各种渠道下,成功给儿子买了套房子。那一刻,老两口差点就哭了,这辈子就剩还债,叫儿子还也是不可能的事。所幸的是还有个儿子给自己养老,老肖时常这么安慰自己。

面对儿子索要无度,老两口总是在妥协与纵容,而老肖却老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直到儿媳不让自己住自己买的房子,老两口才恍然大悟,这辈子就竟然如此糊涂。

04、

儿媳不让公婆住新房,女儿们不愿收留在婆家,只能租房在弟弟房子的楼上

后来,新房终于装修好,老两口也收拾一下,准备住进去,却发现儿子拒绝这个要求。

原来,儿子有点妻管严,儿媳不同意老人住进新房。她怕麻烦又有婆媳问题,就强势要求丈夫不准老人住进来,要不然就离婚。最终,老肖儿子为了婚姻,就选择了妥协。

老肖听到自己买的房子竟然由一个女人决定,能不能住,想想就觉得愤怒与可笑。但老人还是为了儿子的幸福,没说话就走了。


这时候,老两口才想到还有三个女儿,就想让她们给自己养老。三姐妹听到这事,一脸不敢相信,年老的父母竟然如此要求自己,给养老?

大女儿不知情说:“爸,不是我们不想。上次我们可是借了不少钱给你,婆家那边都不开心。再说了,哪有父母住在女儿婆家养老?而且你不是还有个儿子,那是他该做的事。”

大女儿说到最后那句话很小声,就怕父亲那护犊子的脾气又上来。然而,这次老肖却沉默,如今一身债又把老房子卖了,真是无路可退,也就如实告诉被儿子赶出来的事。


三姐妹虽然很气愤,又不满以前的不公平对待,但还是不忍心。可接到婆家去始终还是不太好,于是就在弟弟新房的楼上租了个房子给父亲住。

姐妹三个人实在是气不过,就跑过去和弟弟弟媳吵了一顿,二姐心直口快说:“父母就住你头上,良心何在?住着爸妈买的房子,还不给他们住了。”这话一说出来,让夫妻俩脸都红,更是不说话了。

后来,姐妹三个人不忍心,就轮流来照顾父母,主动担负起老人的养老。这让老肖感叹:那个本是要给自己养老的儿子,就在同个房子的楼下,住着自己买的房子里。看来子女之间的一碗水要端平,谁不知道到底是谁给自己养老。

结语:

陈奕迅《葡萄成熟时》:

“应该怎么去爱,可惜书里从没记载,终于摸索出来,但岁月却不回来。”

没人知道怎么爱一个人,更多的是凭感觉和经验。由于那个“养儿防老”的思想下,不少人确实是偏爱儿子。

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压力太大,尤其孩子费用、教育、房贷就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儿子都自顾不暇,更别提为老人养老。

事实上,在“养儿防老”思想下,有些父母就会过度溺爱儿子。其中就有一些认为理所当然的不孝子,让人感叹不已。


但随着“女儿成为养老主力军”的潮流出现,女儿作为贴心小棉袄,更是会为操劳一辈子的父母主动担负起晚年生活。在这点上,确实不比儿子来得差。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怎么爱子女,尽管书中就从没记录,但还是努力去一碗水端平。等到晚年生活时,要是儿子养老的事,却戏剧性变成女儿来养老,就只剩下心酸和感叹,可惜那段岁月已经回不去了,留下一地的亏欠与后悔。

今日话题:你会只偏爱儿子,而不顾女儿吗?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与人物无关,侵删。


发布人:19f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