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年,200斤,3万多个!87岁大爷每天“装备”加身,步行3公里
2021-06-01 11:39  浏览:103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宁波“撑伞姐”


电梯里“撒狗粮”的宁波新婚夫妻


......


即将过去的5月,


宁波再次以自己的温度在全国刷屏!


平凡小事,点滴感动!


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没有超能力,


做的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那些小小的、细微的举动,


却足以让世界动容......


宁波平民英雄5月榜


1


从华严菜场附近到中山公园的门球场,


这3公里左右的徒步捡烟头,


这早已成为今年87岁“烟头爷爷”余志法


每天的生活习惯。




手上一把垃圾夹、提着一个小罐头,


这是余志法的随身“装备”。


站定、一夹、一提、一放,


不到3秒钟,一个烟头被他准确地


放入直径约10厘米的罐头内。


从2019年起,


老余开始义务捡烟头。


2年来,


老余摸清了城市道路上烟头的“重灾区”:


等红绿灯的位置、有休息椅的周边、


路边花丛里、垃圾箱周边。




2年来,


老余捡的烟头加起来有近200斤重,


估计数量超过3万个。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老余许了一个心愿: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城市的街头再也找不到被丢弃的烟头。


小小义举,


却是文明宁波的一个缩影,


希望“烟头爷爷”的愿望早日实现。


02


5月23日上午7时30分许,


宁波余姚暴雨如注。


丈亭镇东顾村附近,


一位年轻女子骑电动车时突然昏厥,


连人带车摔倒在地。


路过的余姚市人民医院丈亭分院麻醉科医生韩丹凤


挺身而出,


她迅速上前查看年轻女子的伤情,


并蹲在地上为其撑伞,


直至120救护车到达。




这不是韩丹凤第一次救人。


此前,她还有两次救人经历。


“我相信遇到这种事,


我的同事们也都会这么做。


我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学习急救知识,


帮到身边的人。”




韩丹凤在暴雨中,为骑电动车昏厥在地的女孩撑伞直至救护车到来。


韩丹凤不仅是一名专科医生,


同时还是余姚市红十字极速救援队成员


和余姚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宣讲队的副队长。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急救公益事业。


大雨中的余姚“撑伞姐”真美!


她发自内心的质朴举动,


尽显细微之处的温柔良善!03


吴秀兰是安徽铜陵人,


2000年,38岁的她来到余姚泗门镇打工。


2003年,她的丈夫因车祸身亡,


家里老人早已去世,


4个孩子不能没人照顾,


心情低落的吴秀兰料理完丧事后,向所在公司的老板娘汪黎敏提出辞职。




吴秀兰近照 记者 张晓曦/摄老板娘和余姚泗门镇泗北村村委会


得知她的情况后,


给她交了养老保险,


把她大儿子安排进工厂,


让小儿子勤工俭学,


安排宿舍让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




汪黎敏(前排左一)组织亲友团为吴秀兰(后排左二)参加比赛加油助威 受访者供图吴秀兰一直心怀感恩:


“余姚人对我这么好,


我无以为报,只有努力工作。”


她关心年轻员工,


也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润滑剂,


她还热心公益,


经常和同事一起奉献爱心。


整整20多年,


余姚好心人以人心抚慰人心,


传递了质朴动人的人间大爱!


04


“宁波的叔叔们,


今年我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


谢谢你们在那年夏天对我们的援助,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5月中旬,


一封从四川广元寄过来的信,


勾起了原宁波建设集团党委书记、


援建现场总指挥谭朝光的回忆。




谭朝光在党课分享中。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


根据宁波市建委的紧急部署,


宁波建设集团迅速成立援建突击队,


170多名优秀职工立即赶赴四川。




援建资料图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在剑州中学工地,


宁波建设集团援建人员的敬业精神


使高三学生们深受感动,


他们自发先后写了82封感谢信,


悄悄地塞入援建人员的帐篷里。




当时学生们亲手写的信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两年多的艰苦岁月里,


宁波建设集团的建设者们


把心目中最美好的构想挥洒在震区大地,


以昼夜兼程的速度改写了震区面貌。


“这份真挚的情谊,


必将成为广元和宁波两地人民同舟共济、


携手前行的美好见证。”


谭朝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援建资料图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宁波建设者谱写了大爱大义!


05


舒建梅出生于1963年,父亲去世后,


她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生活,


这一住就是10多年。


2018年,舒建梅一家入住江北三水湾小区,


之后,她又将长居杭州的公婆接到身边照顾。




从左到右依次为舒建梅的公公、婆婆、母亲、丈夫及她本人这些年来,


舒建梅每一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在手机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


老人们的看病时间、诊疗方案等,


还设置了专门的闹钟提醒他们吃药。


服用频次、用量多少,


三位老人的“药方”她早就烂熟于心。


她对老人关怀备至,从无怨言。


还很注重老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舒建梅一边做菜,一边与婆婆聊家常




舒建梅为老人们制定的菜谱


同时照顾三位老人,


舒建梅自己大大小小的毛病没有间断过,


“久病成医”的她,


对自己的小病小痛了如指掌,


很多时候自己就能对症下药。


“我如果住院了,这个家可就要乱了。”


5月26日,


舒建梅获评2021年3-4月“宁波好人”。


事无巨细,


无怨无悔,


她用行动书写至孝大爱!


06


5月2日下午6点半左右,


在余姚念慈桥附近的姚江边,


一名年轻女子一头扎进了江中。


接着,人行道上冲过来一名中年妇女,


也跳了下去。


居民黄伯生和老伴见此情景,


连忙大喊“救命”,


并拨打了110。




目击者拍摄的救人照片正在附近散步的朱家云急忙奔了过来,


从岸上跳了下去。


他游到两名女子身边时,


拽着她们使劲往岸边游。


岸上聚集的一些热心群众一起帮忙,


把她们都拉了上去。




目击者拍摄的救人照片


落水者被救起后,


曾住在余姚市梨洲街道学弄社区的居民沈碧蝶


当即采取了急救措施,


按压她们的腹部,


后来她们呛出了几口水,


人也清醒过来了。


随后110也赶到了现场。


据了解,溺水者是一对母女,


女儿有事想不通想轻生,


母亲跳下去是为了救女儿。


10天后,


余姚市梨洲街道学弄社区居委会


收到目击者的表扬信和拍摄的视频,


这件事情被“曝光”后,


很多社区居民都在业主群里


为参与救人的好心人点赞。


齐心协力,


扭转生死!


这份壮举让城市流淌着暖暖的人情味!


07


4月30日上午,


海曙中原小学的孩子们


去天一阁景区春游。


海曙交警大队一中队、三中队


以及部分巡逻铁骑


沿途守护他们安全通行。


长春路上,车来车往,


交警趁车流间隙挡在斑马线前,


指挥过路车辆让行的同时,


也示意学生们的队伍快速通过。


就在孩子们快步走过斑马线时,


在整齐的队伍中,


有好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


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向守护他们的铁骑队员缪洁磊


敬了少先队队礼。




缪洁磊先是一愣,


然后微笑着敬礼回应。


他说:


“守护孩子们,是我的责任!”




这一幕,


暖心又美好!


08


5月5日下午,


余姚市畈周村村委会附近


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造成现场一名年轻女子受伤。


在消防员到场之前,


围观群众已经从车里救出一人,伤情较轻,


伤情较重的年轻女子躺在车旁的地上,


头部及身上多处出血,急需送医。




现场指挥员考虑到受伤女孩的伤情,


当即决定用消防车将她送往医院救治。


于是,消防车“秒变”救护车,


仅用10分钟,


就将伤者送到了当地医院急诊室。


由于送医及时,受伤女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目前正在进一步治疗。


一心惦记病人安危,


飞车救人,


致敬!


09


王小现,


今年35岁,老家在安徽,


是镇海区骆驼街道鸿璟园小区的保安。


近日,他入选2021年4月“浙江好人榜”,


获评“见义勇为”好人。


2020年12月26日凌晨4点31分,


王小现骑电动车


对小区周边商铺开展夜间巡逻,


途经一处商铺时,


发现有个男子蹲在商铺门口的电动车旁,


正准备把卸下来的电瓶装走。


王小现观察后判断这是在盗窃,


于是骑车上前阻止。


交锋时,男子从口袋摸出一把刀,


王小现一边躲闪,


一边用对讲机呼叫指挥中心。


在搏斗中,


王小现头部、肩部、胳膊被刺。




病床上的王小现。通讯员 供图


昏迷前,面对焦急赶来的同事


王小现所说的第一句话是:


“人跑了,东西没丢!”


不顾安危,见义勇为,


身负重伤仍一心挂念工作,


为你点赞!


10


几天前,


出现在北仑东海明园小区


20栋单元楼电梯里的“惊喜”,


让住户们回味了好几天。


这对新人名叫王卓辉、贺晶晶。


他们的婚房就在东海明园。


担心结婚当天频繁使用电梯,


给住户带来困扰,


小两口想到了这个办法,


在电梯里准备了“小惊喜”。




他们以为的微不足道的举动,


在那一天收获了更为暖心的回应。


一位住户将电梯里的这一幕


拍下传至业主群,


祝福和点赞瞬间刷屏。




几位住户不约而同


写下祝福的字条,贴进电梯。


字条上的笑脸,灿烂无比。




同住一层的邻居腾出自家车位,


还特地画了示意图,


方便新人结婚当天使用。




这对新人和这些住户,


热情回应着彼此的“好感”。


尊重、包容、和睦,


单元楼里流淌着一股暖流。


谁说冲锋救人才是英雄,


只要心中有爱,


就是生活里的英雄。


来源:宁波晚报综合


本文来源:半岛晨报


发布人:fc6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