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85%左右,品质和效率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达80%……
在今天发布的《上海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中,我们预见的是一幅到2025年,上海全面建成城乡一体、方便可及、公平高效、均衡普惠、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景象。
一起来看看规划的重点任务吧!
重要任务01>>>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好服务人口和城市发展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适应上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更为合理的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发挥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吸引集聚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从几方面发力:
一是整体提升新城公共服务能级,按照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做好“五个新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配置,引入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品牌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内涵建设,引导优质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对口支援等形式在郊区农村地区布局,对在农村地区扎根工作的公共服务领域专业人才,落实有关倾斜支持政策。
三是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高质量覆盖。
四是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以及示范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协调发展。
重要任务02>>>
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保障,织牢织密民生底线
立足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要求,针对困难人群、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持续抬高底部、缩小差距、应保尽保。
主要提出几方面任务:
一是加强困难人群保障,加快补齐重残养护、精神卫生、困境儿童等设施和服务短板。
二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险和优抚制度,健全城乡居保养老金调整机制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
三是织牢城市公共安全底线,全面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制定殡葬设施建设规划,推进殡仪火化设施等项目落地。
重要任务03>>>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持续增强市民感受度
针对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统筹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主要有几方面举措:
一是办好每一所家门口学校,综合考虑学龄人口变动和分布,制定完善本市基础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着力解决人口导入区入学矛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
二是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和新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做实家庭医生制度。
三是整体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完善保基本养老服务管理,优化养老床位供给结构,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和农村养老,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四是完善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重点解决好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务工人员阶段性住房困难。
五是增强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就业重点对象的培训力度。
六是丰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推进公共文化体育场馆运行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完善公共文化配送、全民健身指导等服务供给机制。
重要任务0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健全家门口服务体系
围绕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部署要求,结合上海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特点,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可及角度,提出几方面任务:
一是加强家门口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制定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准指南,鼓励各区因地制宜优化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二是做实家门口服务功能。加大服务资源下沉,推动功能复合设置,为家门口服务设施赋能增效,支持各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家门口服务品牌。
三是促进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社区参与、自治共治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共同参与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以服务增认同、以服务聚民心。
重要任务05>>>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创新供给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跨越“数字鸿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更加精准、更加便利,提出几方面重点:
一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网上共享和便利获取。
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为基础,持续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事项接入本市“一网通办”平台。
三是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形成公共服务领域跨越“数字鸿沟”的解决方案。
重要任务06>>>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主要有几方面重点:
一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口径,开展基本公共服务考核评价和质量监测。
二是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各领域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具体标准。
三是聚焦短板弱项,市、区共同研究完善保基本养老、重残养护、精神卫生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四是深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
五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来源:周到
作者/来源:周到客户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