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有哪些呢?是不是都是咱吃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呢?别着急,《北京市2021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在首都之窗公布,每一件实事均明确了完成时限和主责单位。
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养老难养老贵——能“破题”。到2021年11月底,北京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有效缓解上学难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源是,无论大病小病都往三甲医院里“挤”。所以要在“疏”字上下功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建立不同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机制,预约挂号从现有预约平台转向更多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转诊;优化全市280家二级以上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服务。想一想,以后北京市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真有个着急上火的大病,由家庭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给您挂到专家号。至于养老问题,政府也想到了。制定实施养老驿站服务规范,加快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全市开展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2000张家庭照护床位,在农村地区示范建设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完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品质。
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居住条件“改”。通过新建、收购、改建等方式,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5万套(间),竣工8万套(间),改造简易楼和危房20万平方米,加快老旧小区整治,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大政策性住房的投入力度,有效托底住房困难群体,解决“住”的问题。既然咱住进小区了,小区物业是不是让人省心,不会又让我们业主欲哭无泪吧。放心,政府部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集中对投诉量前100名的小区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物业服务不到位、私装地锁、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针对老旧社区,继续安装电梯,保障居民能安居乐业,特别是对于高层的住户而言,以后不用担心自己老了爬不动楼梯了。
社区是我家,便利靠大家,足不出小区,也能实现一站到家服务——社区便利“提”速。去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让我们深感社区便利性的必要和紧迫。您说,咱社区如果能配备健全完善的社区便利店,早点、主食、商超、文化娱乐,应有尽有,咱何必非要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呢?守家待地儿,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多好啊,省得还要找停车位,费时费力逛商超超市,累的够呛,还未必心满如意。政府也想到了,补建和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实现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00个左右,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快递(末端配送)、便民维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洗染等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城市社区覆盖率100%。
文/张旭靖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