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预测,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待解决的社会化问题。
2020年9月17日,民政部发布2020版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据悉,此次发布的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是对2013年《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从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到申报程序、运营管理、服务规范等各方面,对养老机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规范,有助于推动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当前,各地养老机构发展较快,数量快速增长,但也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与人们的养老需求不相匹配。
对此,《办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探索提质增效的经营模式,使其更贴合人们的需求。根据规定,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办法》增加了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推行入院评估、分级护理的服务模式,并规定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设立医疗机构或者采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这些规定立足现实需求和发展现状,增加了服务供给,体现了对加快养老机构发展的有力引导。
进一步细化备案操作规程
据了解,2018年底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同时建立了备案制度。
本次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设专章共6条,具体规定了备案机关、备案时间、备案提交材料、备案办理流程、变更备案、备案有关信息公开及共享的内容,体现了放权和监管并重的原则。
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开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如果这一政策利好能够真正落实,确实是降低了行业门槛。
对于有在机构养老需求的老人来说,备案便利度增加,无疑将为自己带来更多选择。
完善养老机构服务相关表述
修订后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还完善了与养老机构服务有关的表述,明确养老机构是指依法办理登记,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在10张以上的机构。
对此,中国民政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肖登峰表示,将“集中居住”修改为“全日集中住宿”、将“照料服务”修改为“照料护理服务”,区分了养老机构与日间照料机构、老年人住宅等,同时强调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养老机构主要面向失能老年人服务的发展方向。
而在监管强度方面,《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要求民政部门对备案机构自备案之日,未备案机构自发现其收住老年人之日起,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查,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和质量的现场检查不少于一次。
养老服务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作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又能最大化满足人们养老需求的道路,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希望随着政策的落地执行,推动养老机构的服务日益规范,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