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国内有不少超级大公司的老总纷纷选择卸任CEO的职务,比如我们的杭州马,早在2013年开始就宣布卸任CEO职务,转而负责阿里董事局的战略决策;京东的强东哥也在2019年陆续离开了法人代表、CEO、董事长等职务;而字节创始人一鸣哥,更是在今年的5月20日发布全员信,以38岁的年龄离开了CEO的岗位。
同样在国际上,公司创始人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卸任CEO一职,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比如著名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在51岁的“高龄”放弃了微软CEO一职。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些著名的老总在卸任CEO之后,就会在随后的时间里开始自己的养老生活,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抛开那些职业CEO,大多数作为公司创始人并兼任CEO的他们,卸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
一、公司发展遇到了停滞的情况,CEO需要及时卸任以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在这个方面,曾经作为微软总裁的比尔盖茨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全球划时代的产品,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在全球软件行业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发布了划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这个奇迹也给微软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我们可以发现,从1995年发布第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在随后的时间里,微软公司一直都在发布新的版本,比如WIN98、WIN2000、以及WIN2007等等,与此前发布的操作系统相比,这些后续的版本其实都只是在为前期版本做优化,并没有出现划时代的新创新。
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尔盖茨在微软CEO的位置上已经干到了头,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就必须要选择退休,一方面他必须要为培养后面的新人让路,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的身后名着想,第三更是要考虑自己的钱袋子,因为作为CEO他无法随即减持自己持有的微软股票,而在退休之后,比尔盖茨轻易地减持了自己持有的微软股份,顺利地逃过了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在自己的领导下公司出现了严重问题,需要及时更换CEO来改变被动的局面。
绝大多数公司在发展中从来都是有高峰有低谷,而领导公司前进的CEO并非万能,也无法包打天下,所以当自己领导的公司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公司的CEO就必须要及时更换,以方便公司迅速调整发展策略,或者改变社会舆论导向,但不管怎么做,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尽量避免因为CEO自身问题,给公司来打巨大的损失或者就此倒闭。
这类的例子其实非常多,其中比较轰动的,就是强哥在美国的遭遇,虽然后来被澄清是被冤枉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强哥只能选择卸任CEO以保全自身。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卸任CEO并不等于是完全退休,作为曾经的公司创始人和领头羊,这些CEO一般都会在自己创立的公司内拥有较高的股份以及巨大的威望,甚至有的人就是自己公司的精神图腾,所以这些CEO在退休之后,仍然能够轻易地影响公司的发展。
比如著名的杭州马,他在2013年选择卸任阿里的CEO,只不过是从前台走向了幕后,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仍然能够轻易地左右阿里公司的很多决策,包括新的CEO人员的确认,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负责阿里董事局的战略决策,这就等于是从皇帝变成了太上皇而已,对自己公司的掌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
当然了,也有很多创始人兼CEO在退休之后,选择不再过多干预本公司事务的情况,比如比尔盖茨在卸任CEO之后,就选择把自己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了和妻子成立的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然后通过基金会在医疗领域展开相关投资,研发滋病和疟疾的疫苗等等,对于比尔盖茨而言,自己的事业并没有完全终止,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发展方向而已。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