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那是发生在1965年至1980年,短短的十五年间的一段历史往事,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祖国的大山之中。如今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这些企业有些成为了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而有些“三线”企业或搬迁、合并,或破产、重组,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在陕西汉中市南郑区小南海镇的一个山沟中,这里沟壑纵横,河流交替,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之间隐藏着一座三线时期的大厂,原国营南峰机械厂。
1966年,南峰机械厂从湖南省株洲市搬到此地,隶属于第三机械工业部012基地,军工代号“202厂”,通讯地址“8号信箱”,是一家空空导弹总装厂。1995年,搬迁至河南洛阳涧西区丽春西路。
当时国营南峰机械厂规模之大,让附近的一些军工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厂区占地面积约一千五百余亩,溪水环绕,重峦叠嶂,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都十分优美。工厂生活区坐落在一座山头上,当时有职工家属上万人。工厂有自己的职工食堂、幼儿园、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车队、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可谓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沿着厂区公路前行,道路两侧是成排的绿植,虽缺少修剪,但是枝繁叶茂,撒下一片绿荫。废弃的职工俱乐部,上下两侧,现在看依然很有气势。这里有着上百栋建筑,除了少数的被附近村民用来养殖以外,其余的都荒废着。
一些建筑物上的门窗和能拆的物件早已荡然无存,但墙壁上的标语还清晰可见,这些标语就成为见证历史的物证。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和可敬可爱的三线人已远离我们而去,但这些灰色,斑驳,挺立的老建筑群还在继续向世人静静地诉说当年的故事。
日久年深,盘根错节的绿色藤蔓恣意生长,千枝万叶交错在一起,爬满一栋栋旧厂房和宿舍楼,周围的花花草草迎着大好的春光野蛮生长,大片清新的绿意带来阵阵清凉,宛如一个梦幻森林一般。斑驳的墙体、荒废的厂房,与四周的古树和远山形成一道难得的风景。漫步于厂房之中,原始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跌进了旧时光的怀中。
这么庞大的建筑群,占地上千亩,近百栋建筑,浪费了真是可惜。而且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如果开一个养老院应该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