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地区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上报国家备案,预计最近就会公布。我们知道,在以往的各地区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倾斜调整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又以艰苦边远地区补贴、高龄补贴为主要内容。
首先先了解下艰苦边远地区的知识
艰苦边远地区是国家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一共分为一到六类,类别越高,条件越艰苦,补贴也越高,但具体的补贴标准由各地区自行制定,没有标准。比如:2020年云南对一到六类地区的退休人员每月分别补贴5、10、15、20、25、30元。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省都有艰苦边远地区,比如:浙江在去年的养老金调整中就没有对应的补贴。
下面重点来说一说高龄补贴的问题
不少退休老人就简单地认为65岁以上就属于高龄退休人员,可以获得额外补贴,这种想法到底正确吗?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各地区对于高龄的界定以及相应补贴发放的方式各不相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是年龄门槛不同。以去年为例,大多数地区对于高龄补贴发放的初始年龄设置为70周岁,也就是说,退休老人只有达到70周岁,才能享受高龄补贴,比如:去年的山西、福建均是如此规定。但也有少部分地区是从65周岁起算高龄补贴的,比如:去年的北京、河南两地规定65周岁以上就可享受高龄补贴,并呈阶梯式增长。
其次是区分性别。在去年的养老金高龄补贴的调整中,上海和浙江地区制定的细则很有特色,均对男女退休老人分别做出了补贴规定,比如:上海地区规定男满60周岁、女满60周岁每月可加养老金230元,而在浙江地区,男性退休老人在70-80岁、女性退休老人在65-80岁,每月加发30元,而超过80岁后,不再区分性别,均可加60元。
因此,退休老人并不是满了65周岁就一定可以获得高龄补贴的,当前最主流的做法还是认定为满70周岁以上。
那么,高龄补贴具体是如何发放的呢?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只要达到当地的高龄标准,就发放同样的金额。比如:去年山西规定,退休老人年满70周岁以上,加发37元;福建规定,年满70周以上加40元,这种方式最直接也最容易我们理解。
第二种是区间式增加,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内增加不同金额的养老金,这是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方法:比如:2020年北京就规定,年满65-69岁,增加45元、70-74岁,增加55元,75-79岁,增加加65元,80岁以上,增加75元。当然也有在传统区间调整方式上做创新的,比如浙江地区结合了性别因素,对男女高龄老人分别做出不同的区间调整。
第三种是连续调整,只要达到高龄标准,每增加1岁,加发一定数额的补贴。比较典型的是去年的内蒙古地区,其在2020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规定,退休人员达到70周岁,每月加发30元,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增加一岁,养老金再增加3元。
总体来看,各地区对于高龄补贴的标准各不相同,2021年的调整方案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欣奇会在第一时间对各地区的养老金政策进行解读,欢迎评论转发。
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更多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