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9037制”养老方式出现,晚年时不再依靠子女,农村老人有福了
2021-08-25 14:33  浏览:1311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直以来,养老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的养老金也在逐步提高,这也使得很多人都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但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开始不断加深。根据第七次人口统计身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占据总人口的13.5%。这些老人在有退休金的情况下固然能够自己生活,而在退休金不多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势必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极大的压力。




所以在之前一段时间,相关部门也提出了一个观点:之后养老不再依靠养老金,也不依靠子女,仅仅依靠自己就可以。这个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按照这种说法,辛辛苦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结果养老还是要靠自己,那么抚养儿女的意义在哪里?购买养老保险的意义又在哪?


根据相关媒体所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13个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最多只能再支付一年,甚至出现了个别地区的赤字已经超过了200亿。因为老年人越来越多,养老基金账户的余额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国有几亿人进入老龄化,那么谁还能够给他们养老?在科技逐渐发达的现代,人的寿命也在逐渐增长,当年他们辛苦打拼攒下来的钱,在未来还足够花吗?


而现在的中国养老体系,大体上可以分成三块。第一块是城镇职工以及城乡居民所缴纳的养老保险,但事实上这笔钱年年都在逐渐变少。第二是企业年金以及职业年金所构成的职业养老金,其本身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企业发展。




这份钱虽然比前者充足,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为职工缴纳年金,大多数打工族所在的中小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才是首要目标,帮职工缴纳企业年金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第三便是那些愿意延迟退休的人所缴纳的养老金,但这一部分的钱也越来越显得杯水车薪。


根据相关媒体的预测,在明年中国将会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也就意味着,65岁以上的老人将会占据总人口的14%。而这时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未来究竟应该怎样去养老?




我国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已经兴起了9037制的养老模式。所谓9037,指的是有90%的人选择居家养老,3%的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养老,而还有7%的人则是在社区进行养老。但事实上,即使那90%的居家养老的老人,也并非有孩子的陪伴,其更多的仍然是独居生活。但就目前来看,三种养老模式都有属于各自的优点。


居家养老方式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传统,也是当下养老的主流。好处在于开销会减少,而老人的生活自由度也会非常高,但由于前面几十年实行了计划生育,很多时候都需要两个年轻人来抚养四个甚至八个老人,这会给年轻人的经济以及精力上都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在这个时候,如果老人发生了意外情况,很有可能无法得到最为及时的救治。




这种情况下,机构养老这种方式逐渐成为了很多小中产阶级首选的养老方式。好处是在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会得到保护,安全系数比较高。但缺点为管理非常严格,会使老人丧失一定的自由空间。


而第三种社区养老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老人生活的自由性,也会有相关的人员随时观察老人的健康状况。毕竟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其晚年不应该被围住,适当的自由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以及归属感。但如果想要长期打造一种社会养老模式,肯定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所以每一个前往社区进行养老的老年人,必须按月交一笔费用,才能够让社区养老持续发展。


发布人:346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