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大家对养老问题都处于非常重视的态度。古人说“养儿防老”,如今是“社保防老”,不管是已经退休的老人,还是正在工作的上班族,大家都非常关心社保和养老金相关制度的改变,今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养老金“十七连涨”,这给不少正在缴纳社保的人一个很大的信心。
这个社会上还有一部分群体的福利待遇非常受大家关注,那就是农民工,由于我国国情环境的导致,我国农民工数量非常庞大。根据央视新闻的相关信息数据显示,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2019年总量已达到2.9亿人,其中有1.7亿人外出务工,这包括7500万的跨省务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村居民都搬到了城市生活,所以也就在城市中就业,或者有的人还背井离乡在拼搏着,至今都没能攒够一套房子的钱。那么,这部分人我们统称为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关于他们养老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因为农民没有城市户口,但是又在城市工作,所以社保的缴纳就出现了一些“矛盾”,还有很多农民工是跨省就业的,那么他们这部分人的社保该怎么缴纳呢?针对这个问题,有全国人大代表已经提出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保缴纳制度问题。
人社部目前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方案”,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如果能够实现人社部给出答复的制度,那么这2.9亿的农民工们就有福了!根据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5916万农民工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未来会继续加大将农民工纳入社保参保人群中的力度,农民养老同样不用愁。农民不用只看着“城里人”拿着养老金了。农民工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进行参保,一种是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一起缴纳社保,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另一种是工作不是很稳定的农民工或者是个体户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但是缴纳的金额相对来说就高一点,因为没有用人单位帮你分担一部分费用,所以这类人还是要看个人的经济能力选择是否用这类方式进行参保。
还有一部分是针对已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同时又在外地就业的,以前是不好转移的,那么现在这种情况是可以转移接续的,农民工达到退休年龄之后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去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以前,社保这项福利制度还没有广泛的受到大家认可,农民工对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充足,所以很多人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根本没有缴纳社保,退休后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在有关规定下,没有缴纳够15年年限的,以后也可以进行补缴了,直到缴满至15年就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