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认为最理想的老年生活,在传统儒家四世同堂的文化理念下,没有什么比含贻弄孙更有说服力的养老方式了,但这一观念正面临着冲击,因为养儿防老的前提是儿女要孝顺。
要知道在古代中国,“孝”一直是文化核心,即使这个在混账,也得在外人面前做出“孝”的体现。而在论资排辈的文化体系中,孝就床头、听任摆布等等一系列方式。
如今,与父母远隔遥远已经不是很多新鲜话题,甚至有些公司还提出了探亲假,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父母希望儿女在身边,这是最好的孝道,而儿女希望能够出去闯荡,了解更广阔的天地。
而更多的中国式养老其实是啃老,而不是养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永远都在为儿女无私的付出,儿女小时,为了养育操心;年老时为了婚事而操心;到了耄耋之年,还得为孙子而操心,可是说中国父母一生都将自身扑到了下一代身上。
即使是这样,中国父母还将其完全视之为义务,认为这是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对于儿女们的孝与不孝则完全视之不见,尽孝了,可以外人面前夸耀一番;不孝,苦果则自己吞下去,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现生生活好了,好多老人都有了养老金,但是这些养老金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又有多少?就我身边的例子,大多数的情况睛都是花在儿女或是孙子辈的身上。他们还是一样不舍得为自己而花钱,因为在大多数老人的观念中,这些钱将来都是要交给自己儿女的。
而在我身边则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多数老人为了儿女的婚事而操心,婚前为婚房嫁妆操心,因为没有这些资本,自己的宝贝儿女就不能生活更幸福一些。
而婚后如果儿女不想哺育下一代,他们则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交学杂费、保姆费等等,在父母的观念中,这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看似养儿防老的背后,其实内里却是为了儿女而束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