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痛心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孤独的晚年享受不到儿孙绕膝的幸福,每天都会担心自己后半生的生活。
《寻情记》中一位81岁的老人,儿子在48岁时,因尿毒症突然离世,在儿子去世8个月内,儿媳妇只出现过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在“失联”的状态。
老人称儿媳妇就是想“独吞”儿子的遗产,才不敢露面的。那么,老人的儿媳妇真的是想吞掉这一份遗产吗?
1、相差9岁的姐弟恋,始终得不到婆家人的认可
老人的儿媳妇,名叫朱娟(化名),比老人的儿子大9岁,而且朱娟在嫁给丈夫时,已经结过一次婚,有过一个孩子。
老人一直不同意朱娟和儿子的婚事,认为朱娟是二婚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而且最让老人气愤的是,两个人结婚25年没有为家里留下一个孩子。
每逢过年过节,都是儿子一个人回家,从来不带朱娟回家,朱娟和婆家的关系很冷淡,甚至就是一个陌生人。
当问起朱娟为什么不回家,她只说:“丈夫不让她回去。”
甚至是公公去世,朱娟也没有出现在婆家,这让老人心里留下疙瘩,有儿媳妇就跟没儿子一个样。
现在老人的儿子去世,儿媳妇都没能给儿子设置一个灵堂,儿子的身后事,就这样草草了事。
朱娟丈夫的同事讲述
她养老是指望不上儿媳妇的,只想要点养老金,以后儿媳妇想怎么样她也管不着。
老人腿脚不方便,于是就委托自己的女儿去料理儿子的事情,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娟总是躲着,不愿意跟自己的大姑姐谈事情,认为大姑姐“另有所图”。
2、“丈夫去世,我下半辈子没了依靠,哪个比我更痛苦”
朱娟在失联的这段时间里,把自己婆家人都拉黑,不愿意交谈,直到《寻情记》记者找到她时,她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丈夫去世,我下半辈子没了依靠,她为我想过没?哪个人比我更痛苦?”
丈夫刚去世,大姑姐就找上门分遗产,这让她不能接受,她还下半辈子没了依靠。
没儿没女的她,钱就是她最想抓住的,是她后半生的依靠,她才57岁,每个月2000块钱的养老金,不能保障她今后的生活。
所以,当别人提出分的遗产时,她本能的是抗拒的,谁都不想在老的时候,孤苦无依。
然而,她却没想过,那个失去儿子的81岁老人心里有多么伤痛。
说句实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都是失去了挚爱本应该相互依靠,相互取暖,却为了遗产闹得不可开交。
3、抚恤金28万,给我17万,我放弃房屋继承权
朱娟见到自己的大姑姐,还是不放心,不愿意跟她谈,于是回到婆家跟自己的婆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一进婆家门,81岁的老人直奔主题,告诉自己的儿媳妇:“我只要17万,给我17万,我放弃房子的继承权。”
朱娟和丈夫的房屋有128平,城市的中心地段,当时的市场价能达到50万左右,而经核实朱娟丈夫的养老金抚恤金,公积金等等加起来达到23万多,还不算公司的年金。
毫无疑问的是,老人要的17万真的不多,老人并没有苛待自己的儿媳妇。
可是对于老人索要17万元时,朱娟是犹豫的,她也想给自己的后半生留个保障,她似乎算不过来这个账。
当调解员苦口婆心地告诉朱娟,最得利的是她时,她才签下拟好的协议,最后,与大姑姐拥抱在一起,还表示会去看自己的婆婆。
婆媳本来就没有多大的仇怨,只是因为都是可怜的女人,为了生活的保障闹得不可开交,双方各退一步,把关系处理好,为此留下一段善缘。
还能修复一下婆媳的关系,25年的儿媳妇,没有多少交往,本就对她不抱有任何希望,也不会跟她结下恩怨。
只要各自活得舒服自己在最好,毕竟曾经还是一家人。
为人处世,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才能为自己铺好路,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