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缪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和生育观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单身生活而不是结婚生活,他们非常不愿意要孩子。尽管国家放宽了“二胎政策”,许多人仍然不愿意生二胎。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0年,中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已经超过1.8亿。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家庭赡养压力要大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
独生子女的压力有多大?如果父母都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要供养4个或8个老人,所以你可以想象供养他们对家庭的压力。现在,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孩子还很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危机也正在到来。
数据显示,72%的中国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元,44%的家庭年收入低于7.4万元。在过去的两年里,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除了工资,一切都在上涨,尤其是物价水平。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孩子的教育费用、赡养老人……日常开销真的很高。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那些远离父母、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往往会感到痛苦。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他们有父母和孩子,他们不敢随便生病,因为他们生病了,这意味着照顾几个老人和孩子的负担将落在另一半身上。除了不敢生病,独生子女也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行。虽然独生子女一辈子可以享受父母唯一的爱,但是爱是相对的,当父母把唯一的爱都给你的时候,你身上的担子其实也在加重,你的压力也在增加。
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生活压力大,养老压力自然落在国家身上。尽管许多职工对今年连涨的16次养老金感到满意,但养老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仅有7个省市为净收益贡献。
从目前来看,退休职工的经济来源,除了养老金外,主要来自子女抚养和储蓄这两个方面。据统计,超过40%的老人需要依靠家庭的支持。特别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兄弟姐妹,赡养老人的压力更大。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如果孩子长大成人,谈婚论嫁,父母自然就会步入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孩子的照顾。老话讲:“养儿防老”。意思就是生儿育女最大的目的就是在自己老了之后,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在过去,养老的问题貌似并不是很困难,因为家里孩子多,大家会共同承担父母的养老问题。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使得养老问题成为许多家庭不得不关注的社会问题。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自然养老要落到唯一孩子身上。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也是在不断完善补贴福利政策,减轻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压力。
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父母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年满60周岁,且未违反计划生育等相关规定的,可享受独生子女补贴。不过由于各省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各地的补贴政策和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武汉为例,武汉市规定,只要有武汉城市户口,持有“独生子女证”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退休工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并在2001年1月1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职工,可领取3500元补贴,父母二人就是7000元补贴。
山东省有规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用人单位需向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一次性养老津贴补助,养老津贴的数额为职工一年平均工资的30%。但也有许多人表示,尽管国家补贴减轻了养老负担,但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年轻人生活在太大的压力下,少子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拿微薄的收入和面对过高的房价无异于杯水车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帮助来买房子。不要说要赡养父母,不开口问父母要钱,就算很不错的了。即使他们买了房子,结了婚,也根本不敢要孩子。根据之前的一项调查,一线城市儿童每年的教育成本往往超过六位数。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开支算在内,并不是年轻人不想要孩子,而是他们真的负担不起。出生率下降,结婚率破新低,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养老准备,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们要考虑到家中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搞清楚家里老人有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些基本保障,有自然好,没有的,儿女一定要想办法到当地的社会保险部门进行了解,给予最及时的解决。其次,了解老人的有没有积蓄,有当然好,没有,我们就要有储蓄意识,在负担家庭支出之余,最好能存一笔给父母的养老钱,供他们以后自由支配。最后,作为独生子女,要及时了解当地的养老政策,让父母的养老困境得到最大解决。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