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新华网报道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高永维
人口问题,绝不是几组数字那么简单,而是与人口红利、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如此,人口问题也成了 “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之所以引人关注,成为热点话题,显然是因为人口问题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关于“人口的那些事儿”正在经历且即将迎来诸多痛点。以上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为证: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2020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已连续五年下跌;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一边是“不生”,一边是“老去”,当“老龄化”遇上“少子化”,所产生的问题必然是极严重的、系统性的。
“老龄化”趋势加剧,意味着劳动力减少,意味着社会负担加重。“少子化”问题显现,意味着创造力不足,意味着影响未来与长远。显而易见,这“一老一少”的困局必须要尽快破解,否则高质量发展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面对“老龄化”要怎么办?首先来说,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那就要让老人们有尊严地老去。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来探索适合中国老人的养老方式,老有所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次,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我们的养老金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压力显然也极大,这就要求国家做好统筹,让老年人真正心安。再次,随着医疗条件和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按照原来的退休年龄退休,意味着劳动力的“损耗”,国家适时提出延迟退休,将使得劳动力得到一定的补充。最后,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银发经济”市场空间巨大,养老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这对于经济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一方面是针对“老龄化”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另一方面对于“少子化”问题,也务必要研究出务实举措。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生育高峰,究其原因主要是生育成本太高,大多数家庭想生却不敢生。同样面临“少子化”问题的日本,为了鼓励生育采取了给生育家庭减税、提供生育补贴、落实带薪产假等一系列政策,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在应对“少子化”问题时拿来借鉴的,甚至可以将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历来都不是小事。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现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基础上,妥善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一老一少”困局带来的影响才能有效降到最低。毫无疑问,这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在探索中坚定前行!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