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我把儿子养大,买房娶妻,就算完成任务了,没有义务再给儿媳带孩子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吧?”王阿姨这样说。
不少老年人点头称是。
“婆媳关系,不过就是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我和丈夫都有工作,婆婆宁愿闲着也不帮忙带孩子,这样对我,还指望我给她养老,可能不?合理吗?”王阿姨的儿媳小丽(化名)说着自己的道理。
“就是,就是!”年轻人马上附和道。
“妈妈强势,媳妇一点委屈也不受,我能咋办?只求她们吵架时别扯上我就烧高香了。”王阿姨的儿子无奈地说。
在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家庭里,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01、 关于谁来看孩子。
小丽和丈夫于2016年结婚,2018年,小丽怀孕,临近生产,小丽非但没有迎接新生命的愉悦感,反而越想越生气。
因为她怀孕以来婆婆一直对她不闻不问也就罢了,这马上要生产了,婆婆也没有要来伺候她月子的意思。
“你妈什么意思啊?别的儿媳怀孕,都被婆婆宠上天,我这可倒好,马上要生了,婆婆连问都不问一句。”小丽冲丈夫发火。
“她(妈)不来,我有什么办法。”丈夫敷衍道。
听了丈夫的话,小丽更生气,干脆自己给婆婆打电话。
电话中,她告诉婆婆自己的预产期以及自己身体不好,坐月子需要人照顾,更强调自己找到现在的工作不容易,如果因为生孩子休息太长时间,丢了工作就太可惜了。
可小丽一人自言自语说了一大堆,婆婆始终哼哼哈哈,就是不说要帮忙照顾月子和带孩子。
直到小丽无助到开始抽泣,婆婆才来了一句:“你妈不是闲着没事吗,让她帮帮你吧。”
婆婆这样说,激怒了小丽:“妈,孩子出生以后跟我姓,就让我妈带,你可同意?”
“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们年轻人不能强行干涉,我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婆婆理直气壮。
“你的生活?是打麻将还是跳广场舞?孙子重要,还是麻将和广场舞重要?你没义务给我带孩子,我更没义务给你养老,到时候别后悔,记得咱们今天说的话。”小丽回怼。
“现在是你求着我帮你带孩子,不是我求你。”婆婆提高了分贝。
“纠正你一下,你不是帮我,你是在帮你儿子带孩子。”小丽针锋相对。
当然,这一通失败的电话直接将战火引到了小丽丈夫身上。
对于母亲关于自己窝囊的指责,小丽丈夫说:“她(妻子)就是那样一个人,我能有什么办法?”
对于妻子对自己无能的咒骂,小丽的丈夫说:“她(妈)不来给看孩子,我有什么办法?”
最终,小丽在生产前三天,将一份离婚协议书放在了丈夫面前,丈夫才跪求母亲,并偷偷答应每个月给母亲2000元的报酬,母亲才答应过来看孩子。
这个小家庭看似度过了第一个难关,但这样你不情我不愿的解决方式,为这个小家庭的未来埋下了更多隐患。
02、 这个家庭应该听谁的。
婆婆的到来给小丽的家庭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个家庭到底该听谁的?
婆婆来时,带来了很多外孙穿过的旧衣物:“老话说得好,穿穿旧衣服,好成人。再说了,这些衣服说是旧的,其实和新的一样,都只是穿了一两次而已。”
“妈,我不会让我自己的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的,我自己给孩子买的还穿不过来呢,为什么要穿旧的?”
可婆婆并不听小丽的,只要小丽上班,她看孩子,一定给孩子穿旧衣服,每次都让小丽心里别扭。
官司打到小丽丈夫那,丈夫一句:“穿什么不一样?吵什么吵?”打发了两个委屈的女人。
结果,小丽不经婆婆同意,将婆婆带来的所有旧衣物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里。婆婆知道后,不依不饶,怄气让儿媳赔她的旧衣物,最终小丽丈夫偷偷给婆婆500元了事。
因为怕丢了工作,出了月子小丽就要去上班,这样一来,孩子吃奶就成了大问题。
小丽主张给孩子添加奶粉,可婆婆坚决不同意:“你有奶,不让孩子吃,有你这样当妈的吗?多自私啊!”
可小丽背了一段时间奶,不太方便,且全身都是奶味,白天影响工作,晚上休息不好,且随着天气变热,不能保证奶的新鲜。
于是在孩子出生6个月后,和婆婆争吵无数次后,小丽扔掉了背奶的工具。
可婆婆竟然饿着孩子也不给孩子喂奶粉,一饿就是半天。
官司打到小丽丈夫那里,小丽丈夫暴跳如雷:“你(妻子)别背奶,饿死儿子看谁心疼!你(妈)别给孩子喂奶粉,饿死孙子你就高兴了!”
结果因为生气和断奶,小丽得了严重的乳腺炎,高烧不退,产奶量骤减,不得已,提前给孩子断了奶。
“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妈!”婆婆这样指责小丽。
“还不是全怪你!”小丽心想。
03、 家务谁来做。
小丽的婆婆已经60岁了,照顾一天孩子,辛苦不言而喻,除了自己身体吃不消,对于儿媳的懒惰婆婆也颇有怨言,所以总是话里话外指责小丽在家务上的失职,更有很多时候会故意给小丽难堪。
有一天,婆婆因为生气小丽早上上班前没有把早餐的碗刷了,就故意把所有家务都留给儿媳晚上下班做。
谁知当天小丽突然接到加班通知,晚上九点才到家。
回到家的小丽发现婆婆并没有做晚饭,而且洗碗池里都是用过没洗的碗;洗衣机旁堆了一盆脏衣服;洗手池里还泡着孩子的几件贴身衣物;地上全是孩子的玩具……
这时候,婆婆在自己卧室躺着喊着看一天孩子忒累,腰疼,明天要去医院拍个片子;丈夫正躺在沙发上打手游。
“你去做饭,我来打扫卫生!”小丽冲丈夫嚷道。
丈夫无奈,坐起来,准备走向厨房,卧室里的婆婆不干了:“他都忙了一天了,你就不能让他歇一会儿吗?”
“谁不是忙了一天了。”小丽回怼婆婆。
眼看婆媳大战一触即发,丈夫的拿起手机走进卧室,关上了房门。
小丽不依不饶,追到卧室,非让丈夫出来干活。
“哎,你们都别干,让我这个60岁的老妈子干吧。”婆婆这话,显然是说给小丽听的,可婆婆也只是说说,并不行动。
“我可没有让你干活,你愿意帮是帮你的儿子。”小丽说完,抱起孩子回到卧室。
小丽这句话彻底惹恼了婆婆,婆婆扬言要回老家,并且边哭边说:“你们说说我招谁惹谁了,我不过是想多干点活,让你们少争吵几句而已,我有什么错?”说完,婆婆竟然收拾起了东西。
小丽让丈夫去拦婆婆,丈夫立刻暴跳如雷:“你们吵架,别扯上我,我才不管你们的破事儿。”
结果,小丽丈夫又给婆婆加了1000元劳务费,最终,小丽知道了这件事,之后“3000元,我雇个保姆都绰绰有余,保姆干活还听话呢。”这句话就成了小丽的口头禅。
04、 写在最后。
就这样,婆婆为小丽带孩子的3年里,家中可谓常常因为鸡毛蒜皮吵到鸡飞狗跳,而在小丽家的婆媳大战和紧张的夫妻关系中,我却看到了中国不和睦家庭的根源。
首先,没有界限感的亲密关系会导致费力不讨好的结局。
小丽的婆婆帮忙带孩子,劳累又繁忙,本应被尊重和感恩,可她在小丽的夫妻关系中总是指手划脚,和儿子暗自商量相关事宜,将儿媳排除在外,并且在家庭事务中,处处偏袒儿子,不顾及儿媳的感受,不但破坏了儿子的夫妻关系,自己也费力不讨好。
其实,啃老又怨老的婆媳关系注定不被认可。
小丽对婆婆既依赖又怨恨,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把老人对自己的帮助都视作是“应该的”,并且常常用“不养老”来威胁老人,实属不该。
再次,儿子(丈夫)的失职是婆媳矛盾的根源。
在小丽的家庭中,她的丈夫既没有做到孝敬母亲,也没有做到体谅妻子,反而在婆媳矛盾中一再逃避、甚至激化矛盾,对自己应尽的职责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由婆媳关系恶化、夫妻矛盾激化。
所以,当一个家庭有了这样的婆婆、儿媳、丈夫,想和睦也太难了。
也希望这篇文章是一个照妖镜,人人都能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所作所为,不当之处立即改正,终获幸福。
愿以上文字,与我的读者共勉。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留言、点赞、讨论、转发。
今日讨论话题:
如果您是宝妈,会选择让婆婆帮忙带孩子吗?如果您是婆婆,帮儿媳带孩子,最委屈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