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是子女的责任与义务。
父母养育儿女长大,是非常不容易也是很辛苦的。所以说,作为子女,我们理应在父母老了的时候,照顾、孝顺父母,给父母养老。
然而,虽然有些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要照顾老人,但是,却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就好比,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这样是为了孩子好,那样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根本就不适合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邻居李女士,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孝女”。因为父亲过世得早,所以说,李女士比其他同龄人懂事的更早些,现在的李女士,不仅有稳定的事业,还把老人照顾得很好。
因为自从李女士有了存款,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结了婚,落稳了脚跟以后,她就把母亲接到身边来了。
在周围人看来,李女士的母亲很有福气,女儿孝顺到不行,据说连孩子都舍不得让她帮忙带,都是李女士自己亲自带
虽然这一切看着都挺好的,但李女士的母亲却总是闷闷不乐的。为了让母亲开心,李女士也想了不少办法,还带老太太去旅游,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老太太还是不开心。
于是,李女士就忍不住问了母亲原因,母亲这才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她表示,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让女儿做了,就连带孩子这样的事情,她也都自己承担了。
t虽然这种做法是心疼自己才这样的,但是女儿的这种做法却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没多少时间,什么都已经做不了的废物。
勤快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根本就受不住这样,所以才会闷闷不乐。
“废物式养老”正在兴起:
虽然说,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啃老”现象,但是像李女士家的这种“废物式养老”模式,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并不少。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个非常孝顺的女儿,从来不让她操心,不管是带孩子还是做家务,都是自己来做,不愿让老太太担心。
可是,老太太一辈子操劳习惯了,就根本没有办法过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平时在家里也总是走来走去、唠唠叨叨的,看什么都想要帮忙。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老人就抑郁了,总是闷闷不乐的,说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所以说,这样的案例还是有不少的。在旁人和子女个人看来,这样的孝顺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老人自身却不这样觉得。
虽然说这些子女的本意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子女就需要了解父母的心,需要多和老人沟通,凡事要学会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
这个道理就和家长总是为了孩子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老人过得好,还是应该考虑老人的意见,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真正的孝顺,是要考虑老人的想法:
有很多人总是以为,孝顺老人就是让老人过上清闲舒适的日子,但这其实只是我们认为的幸福晚年。
我们以为的幸福,是清闲,而老人以为的幸福,未必是这样。如果说我们真的想要孝顺父母,想要让老人安享晚年,就必须要考虑老人的想法。
当老人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对于一些能支持的,我们一定要尽量支持老人,让老人开心,只有这样,老人才能活得幸福。
如果我们总是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老人的幸福程度,老人就极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闷闷不乐,越来越痛苦、压抑,甚至可能会抑郁而终。
所以说,去了解老人内心的想法,常常和老人沟通,也一样是很重要的,是比我们单方面地用我们以为的方式,去对老人好,更能让老人开心。
对于那些总是闲不住的老人,我们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生活。比方说,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做一些适合老人的运动,也可以带他们去散散步。
只有这些老人真正“忙起来”、“动起来”,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们也才做到了真正的孝顺。
寄语:
孝顺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孝顺也是要考虑老人想法的,不能全按照我们的思想去尽孝。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这种现象吗?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