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鼓励生育,第一份“体制内建议”!两个行业将崛起……
2021-06-25 21:55  浏览:60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原创刘晓博


今天的话题,仍然跟人口、生育有关。


6月25日,有三条关于人口的新闻值得关注。


新闻一: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印发了《“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全文今天在发改委官方公开。




最近几年,在中央的各类文件里,频繁提及“一老一小”的问题。“一老”,就是指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一小”是指婴儿、幼儿、儿童的问题。


发改委的最新文件,就是要解决部分的“一老一小”问题。提出要建立两个体系:一是“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托育服务体系”(服务3岁以下小孩)。


可以看出,无论增加养老设施,还是推广托幼服务,最终都可以降低家庭负担,有利于激发生育欲望。


在建立上述两个体系中,文件都强调了“公办”、“普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必须全面成长起来。但又不能过度产业化,重走课外培训等的老路。


在养老方面,文件提出:


通过新建养老服务设施,以及改扩建适宜的培训疗养设施、厂房、医院、闲置校舍、办公用房及其他设施等方式,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社区、医养、旅居、培疗转型养老”4 类项目。


还提出:


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含享受中、西部政策地区)分别不超过床均建设投资或平均总投资的 30%、60%和 80%的比例进行补助(设备包等定额补助项目除外)。


在托幼方面,文件提出:


支持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建设,鼓励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设施,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普惠托育服务。


中央财政补贴的原则是:


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含享受中、西部政策地区)分别不超过平均总投资的 30%、60%和 80%的比例进行补助。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建设项目,采用定额补助的方式,按每个新增托位 1 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


文件强调了政府责任:


各地要统一规划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城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基本养老服务,明确受益范围和基础标准,体现政府责任。


总之,中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的“战争”,正在全面打响。各种政策开始陆续出台,而且会不断调适、不断完善。


课外培训和非普惠制的托管服务,正在受到政策持续的打压,未来很难维持集团化运作。因为他们过于商业化,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削弱了老百姓的生育欲望。


在这两个日渐式微的同时,两个新行业开始全面登场,未来将如日中天,这就是普惠制的养老和托幼行业。它们的“如日中天”,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服务了多少人,解决了多少家庭的困难。


基于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未来这两大行业要么是公办的,要么是慈善机构办的。微利,甚至不盈利,是它们的基本原则。当今中国,太需要这样的行业了。


当然,如果你围绕这两个领域做高端、小众服务,针对富裕阶层,国家也不会反对。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商业机会。


新闻二:堪称体制内的第一份“鼓励生育”建议,先发布,然后疑似删除。


在湖南省岳阳市统计局官网,以该局“人口社会科”的名义发布了一篇题为《岳阳市人口总体状况简析》的文章。






文章在分析了岳阳市常住人口不断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状之后,提出了四条鼓励生育的建议:


持续出台三胎奖励扶持政策。岳阳市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市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及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建议一是三胎家庭的三个孩子义务教育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全覆盖;


二是鼓励以顺产的方式进行生育,缩短二胎和三胎的生育周期,对于顺产新生婴儿给予孕检、生育相关费用的补贴;


三是取消课外和网络辅导班,切实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


四是生育三胎的家庭,如果妻子有工作在3年内可获得每天不低于2个小时的陪护时间照顾孩子,单位或者公司不得随意开除或者更换其岗位,并且女性可要求随时正常上岗。


这四条建议谈不上高深,其中部分概念还存在一些误用。比如把“三孩”称为“三胎”,把幼儿园和高中的免费教育混同为“义务教育”。但这篇文章仍然有重要意义,它开启了“体制内机构”公开探讨“鼓励生育政策”的先河,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时,它还意味着“鼓励生育政策”正在各地酝酿之中。国家一定会有整体的、宏观的要求,但各地有自己的政策空间,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和财力,出台各具特色的政策。


展望未来,各地将有一场“鼓励生育”的政策竞赛,就如同现在的“抢人大战”一样。


不过就在本号即将发布的时候,这篇文章的链接已经打不开了,不知道是删除了,还是搬家了。


下图是此次人口普查,湖南的基本情况。




可以看出,湖南出现了“一城独大”的局面,全省人口只增长了76万人,但长沙一个城市就增长了300万。多个地级市出现了显著的人口流失,经济总量位居第二的岳阳也在10年间流失了42.6万常住人口。


虽然岳阳全市常住人口505万人,但市区常住人口仍然没有达到200万。刚才提到的那篇岳阳市统计局的文章,就提出了“为把岳阳城区建设成为2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不断奋进”的目标。


鼓励生育政策能做到什么水平,很大程度要看地方财力。


以岳阳为例,这个城市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中央+地方)333.54亿元,但支出达到了539.2亿元,中央和省给予的“纯转移支付”超过200亿元。这其实就是中部大部分地级市的现状。


新闻三:日本总人口已经低于广东。


日本最新的人口统计今天公布:截至2020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在内,日本总人口为126226568人,按联合国数据日本人口排在世界第11位,自1950年各国有比较数据以来首次跌出前十。


此次数据比2015年统计数据约减少86.5万人,减少率约0.7%。按地区来看,日本有38个道府县人口在减少,但东京圈(琦玉、千叶、东京、神奈川)人口增加了80.8万人。




上图是此次人口普查中,中国各省市区的常住人口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已经非常逼近日本,只差20多万人。如果日本剔除外国人,则可能已经低于广东。


但值得注意的是,东京都市圈的人口仍然在增长,这就是“后城镇化时代”的马太效应。在日本、英国、法国、墨西哥、韩国这种“中等国家”,首都都市圈独大现象日益严重,“第二城”已经没有任何存在感了。


中国未来也会这样,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买核心都市圈的不动产。只是由于中国比较大,会有多个城市群、都市圈维持人口增长。


其实,广东实际生活的人口已经显著超过了日本,因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的“实际管理人口”都显著多过“常住人口”。广东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实际生活的人口可能超过了1.4亿人,如果参加全球各国的人口排名,可以名列第九,超过俄罗斯。


而在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地,都有各种各样的鼓励生育政策,包括直接发放现金。据报道,在德国生育1个孩子获得的政府补贴和奖金折合60万元人民币。


未来中国会给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现金补贴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发布人:0605****    IP:120.244.5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