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沸沸扬扬,就连十四五报告都提到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方式,这意味着方案将很快出炉,并且会在这几年内开始执行。之所以要延迟退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老龄化加剧,养老金不够用了。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预测,未来5-1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8-10万亿元。
不过,虽然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但是现阶段的社保福利却在不断完善,让退休人员享受到更多的保障。比如养老金已经十六连涨,据说2021年还可能继续上涨。所以,对于上亿的退休人员来说,他们就比较有福了,既不用被延迟退休,养老金还在增加。
当然,想要在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最少要交满15年社保。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断交,或者最终导致缴纳时间不够的情况。到了退休时,看到人家正常办理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自己也着急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不太重视,想到退休时一次性补缴15年,然后办理退休。这种缴纳方式对其他参保人员是不公平的,所以现在各地都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但是,仍然有3种情况是可以这么操作的,1. 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2. 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3.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
为什么是2011年之前?因为社会保险法是在2011年7月份实施,而且只有国企事业单位才享受,其他民营企业职工是不能这么操作的。
除了这种一次性补缴方式,如果没有交满15年,还有其他处理方式吗?比如有参保人员说自己只交了12年,还差3年时间,这个怎么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但延长时间一般都在5年内。
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就是延迟退休,就是先不办理退休,继续上班领工资,然后缴纳社保直到满15年。不过,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到了60岁,其实没有多少企业愿意继续聘用,除非是专家级别的。
还有一种方式是按年补缴,一般限于3年内。直到缴纳满15年,那就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不过,还要交滞纳金的,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针对不满年数较短的参保人员,如果离15年还差比较多,那是不划算的。所以,也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转为居民社保,然后一次性补缴。这个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职工社保的养老金是要比居民社保的多。
另一种是放弃社保,将之前缴纳的钱取出来,但只能取出个人缴费部分,政府补贴或者单位缴费部分都是不能取出来的。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意味着你就得靠自己养老了,国家是无法帮你的。
因此,如果临到退休,社保还没交满15年,在2020年新规下会有以上几种处理方式。但是,在这里建议离退休时间还比较长的人,一定要积极的缴纳社保,不要出现中断,缴纳的越多越多,缴纳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你的退休金就越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终身医疗报销”,这个门槛不是15年,很多地区是20年,25年,甚至是30年。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年限,那就无法享受。
到年老了,身体每况愈下,各种病痛来临,医疗费用无疑是一大笔开支,而一旦生了一场大病,那更是要掏空积蓄。所以,“终身医疗报销”极其重要。
我国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是越来越完善,报销比例不断提高,6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80%以上,生病住院经过报销后,自己需要花费的并不多,大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另外,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比如一些癌症、各种炎症等等。2020年就新增了70个药品,后面还会继续增加。
社保不能断,到退休了有一份养老金作为生活保障,才能更好地安度晚年。对于没交满15年的参保人员,尽量想办法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