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法定退休年龄越来越长,但一部分人却总想着退休。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大体上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互不影响的,让人们对工作有了负面的认知和感受。
如果你也是盼望退休人群中的一个,可以参考以下的具体原因,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
专业技能不足
在外部原因中,社会的大领域、各行各业、同行业不同职能的融合是源头。融合意味着对技能和知识储备的要求提高,只懂得其中一种已经无法适应工作职能的要求。
比如销售和财务,两个看似不太沾边的岗位,却有着紧密联系。销售人员跑业务时,如果不具备财务知识,很可能使业务不合规,给财务部门带来损失,还给公司的整体利益造成伤害。
相对应,财务如果不具备销售人员的行业知识,就不能把行业和财务结合起来,灵活处理其中的各种问题,给销售进程带来各种阻碍,影响公司盈利。
各行各业会有技能融合的要求,比如养老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任何公司的成立都离不开选址问题。
如果想要生意获取最大的人流量,使产品有最合适的产地,不仅需要产品本身的技能储备到位,还需要准确把控环境。
虽然职业名称是单一的,但其要求的技能是和环境联结的。只要环境需要、客户需要,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
相比于20年前,科技和网络呈指数型增强,把许多事物串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和庞大的知识体系,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存焦虑。
生理、心理原因
外部原因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认清事实、顺应时代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走上正确的道路,更加适应环境进而改造环境。想要退休,也有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身体原因,高压的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给身体造成了危害。面对眼前的状况力不从心,盼望退休的情绪就会产生。
其次,由于部分人还困在老旧思想中,认为稳定清闲的工作是最好的,可这样的工作如今几乎消失了。思想不能适应现实状况,便会产生想要退休的心态。
再次,无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处处面临打击也会使人向往退休,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钻研工作,成天混日子。
事实上,由于工作具有挑战性,用枯燥乏味当借口已经立不住脚了。只要敢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各种小成就的反馈都会随之而来。
精通使人热爱,反馈使人坚持。长期得不到正面反馈,会陷入无意义的心态中,进而想要放弃。因此,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把大小困难攻克,才是热爱工作的唯一途径。
混日子、没有意义感是加速人们想要脱离当下环境最直接的原因,而解决办法在自己身上。
想要退休说到底是一种逃避心态,当你询问一个人是否有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如果得不到清晰的回答,说明他大概率对生活不满意。
没有目标的盼望代表对现实的不满,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钻研工作领域,提升职业技能,在专业领域里融会贯通,便能打消退休的想法。
事情永远不会自我消解,克服困难、适应环境,才能保证自己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