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敬老爱老落实处 丰富老年人心灵生活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是进入临翔区中心敬老院就能看到的一条标语。中心敬老院是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是一所公建公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特困五保老人,自2009年建院以来,中心敬老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特困老人的基本保障、老年文化、劳动活动入手,以人为本,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成就感、获得感。
强化兜底保障,坚持以人为本。敬老院以自愿入住的农村特困老人为对象,遵循“老有所学、老有所敬、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办院宗旨,坚持“兜准、兜住、兜牢”原则,不断强化社会兜底保障作用。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等服务融合在一起,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个养老系统。区财政每月为每个老人也给予一定的额外补助,同时给予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办理“五险一金”,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促使他们安心工作,悉心照顾老人。
临翔区:敬老爱老落实处 丰富老年人心灵生活
将老人纳入“新农合”管理,中心敬老院与忙畔卫生院合作,设立卫生服务站,配置专职医生每天到敬老院为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实行“一站式”管理,保证老人病有所医,达到医养结合,康养一体,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建立分级护理制度,对入院的特困老人实行严格的分级护理。
开拓劳作之地,愉悦老人身心。抓住特困供养老人都是来自农村五保老人这个特点,由敬老院租地约3亩为老人开辟蔬菜园地,让相对健康且有劳动愿望的老人种植蔬菜,并给他们一定奖励。同时,所种植的蔬菜提供到食堂或者出售,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减轻财政负担,让老人体会到回报社会和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敬老院与临翔区中山竹艺馆合作,把敬老院定为中山竹艺编织劳作示范基地,让有手艺的老年人参与竹艺编织,将编织成品展示在敬老院和中山竹艺馆。通过种植蔬菜和竹艺编织等劳动,更为老人带来身心愉悦,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临翔区:敬老爱老落实处 丰富老年人心灵生活
成立老年大学,联谊外界感党恩。通过成立临翔区老年大学中心敬老院分校,丰富老年人生活,不断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的愿望,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按老人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开展活动,让老人以院为家住得安心、活得开心;与多个单位、社会团体建立联谊并不定期开展活动,带领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走访特殊学校和儿童福利院,参观新农村建设情况等,让老人尽可能地与外界接触,体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当爱心人士到敬老院开展联谊活动时,老人自愿将所缝鞋垫赠予爱心人士,以感党恩,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云南网记者 吴沛钊 李春林 通讯员 邱世忠
本文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