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说到钱,就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了。亲情一旦与钱挂钩,似乎也变得没那么有说服力。
老有所养,是所有老人心中期盼的。可也有一些孤苦的老人无人赡养,他们又要何去何从?
这是发生在当下的一件实例,年逾八旬的老人未把高价房产留给亲属,而是选择赠与不相干的人,这背后莫非是有什么隐情?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01
茕茕孑立的老人
老人已到耄耋之年,8年前老伴逝世,他与唯一的儿子相伴,可命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2017年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也离开了他。面对至亲的相继离世,老人心中也是万分悲痛。可不管怎么说生活还得继续。
形单影只,四下无亲,可以说老人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就在这时,水果摊主出现了,他先是帮老人料理了儿子的后事,接着又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担子。
02
生病住院
命运就是这么的无情,就在老人刚从儿子去世的伤痛中走出来之时,噩耗再度来临。一次的突然晕倒,仍是摊主将其送至医院,期间通知的亲戚无一到场。尽管世态炎凉,举目无亲,老人仍旧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他依然很开朗地度过每一天,八旬老人的生活,也很是惬意。
03
老人的决定
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在看到了水果摊主对自己的真心之后,老人做了一个决定。他打算与摊主一家同住,并准备把价值300万的房产留给摊主。
摊主一家人让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相比于住院期间都没来看过他几次的所谓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摊主一家更像是他的家人,而他也的的确确把摊主一家人当成了至亲。
04
亲属的出现
哥哥住院都未曾出现的妹妹,以及老人的外甥女在看到网络上老人把财产赠予一个外姓人时纷纷发声,而且说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怕网络上所说的“意定继承”是老人头脑不清醒时做出的决定,他们也担心老人被外人蒙蔽了双眼。
声称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可是知情人士说老人去做财产公证时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你们所有人加在一起陪伴老人的时间,还抵不上我一个人的。这是水果摊老板说的话,所以,究竟是出于担心老人被骗的心理而发声还是其他我们也无从得知。
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未来到底如何谁也不知。
05
世态的炎凉
看到此事,不禁让人想起了《安家》里的一段剧情,江奶奶与宋爷爷各怀心事,委托房似锦卖房。两个外甥回国后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在卖房协议上签字。
后来,宋爷爷病情加重,终是没能等到去国外治病那天。江奶奶对两个外甥失望至极,选择把房产捐献给国家,两个外甥知道后追悔莫及。最后,江奶奶也撒手人寰,与这个世界永远地说了再见。
其实,不止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可是金钱与亲情怎可划上等号,又怎可划大于号?
关于此事,广大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绝大多数都在为老人的行为拍手叫好。你们不养我,那我也不把财产留给你们。世界很公平,人心也很公平,谁对自己好,老人是很清楚的。
06
陌生人可否帮忙养老
在众多评论里,我还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亲属无法尽到该有的孝心,陌生人可以帮忙养老吗?答案是肯定的。
关于这点,公证处相关人员给出了解释: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通俗点来说就是老人可以指定自己的监护人,而该监护人要在老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对老人进行赡养。
所以,显而易见,在亲属未对老人尽到该有的责任时,外人是可以帮忙养老的,不过这都是以老人的意愿为前提。
多年来,老有所养一直是众人关注的话题,可是我们真正做到让老人有人赡养了吗?
那位80多岁还睡在楼梯间的婆婆大家还记得吗?明明有儿子儿媳,有本该快乐的家庭,可是她为何在楼梯间搭个小房子一住就是多年?家人说是没有多余的地方给老人住,可是老人一住就是十年,十年的时间,为何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这些社会现实,总是能让人沉思。究竟是怎么了,对待辛苦把自己养大的父母,我们尚且不能付出全部的感情,那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付出满腔热忱呢?
07
父母的以后
在努力拉扯儿女长大时,他们从没想过以后自己的归属问题,他们努力教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而向上的人。他们也思考当自己年老时,儿女会不会赡养自己。
同样是《安家》里的情节,卖了一辈子包子的老严夫妇二人拿出所有积蓄给儿子买房,还在房本上加上了未来儿媳妇的名字,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当他们打包好行李去往新家时,未来儿媳以及亲家母一副女主人的姿态,显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两位贫穷的老人,只能继续住在包子铺里。
这是为人父母不能为外人言说的悲哀……
08
人心本善,何要惹尘埃
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的人往往是要被唾弃的,就像宋爷爷与江奶奶的两位外甥。
钱之一字,总是能让人迷失。有人为钱抛弃尊严,有人为钱抛弃家庭,有人为钱抛弃良心。
亲情,是弥足珍贵的,可是它有时候还不如那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给予的感情,钱让人心变得扭曲,让亲情也不再纯粹。
有人坚持“性善论”,有人坚持“性恶论”,可是我总觉得人生来本该善良,因为还是一张未被社会打磨过的白纸,经过恰当的引导,一定会成为一个美好而心存善意的人。而赡养老人,便是最大的善良。(执笔:思归)
话题讨论:现实生活中,大家见到过与这位老先生经历类似的人吗?你们支持老先生的做法吗?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