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0年,我国新农合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了提高了报销比例外,还扩大了报销范围,对于缴纳新农合的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是即便如此,我国仍旧有许多农民未缴纳新农合或是未缴满15年,那么他们到了年龄后就没有养老金,生活成为了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王学坤在今年提出了一项提案,希望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也能领取到养老金,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如果农民退休制度实行,对于农民朋友是一项重大利好,可以保证上了岁数的农民朋友也有经济来源,所以这项制度的提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不过同时,也有部分人对这项制度的推行表示反对,这又是为什么?
农民未缴纳养老保险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退休后可以领取到养老金,是因为我们在缴纳养老保险。根据我国社保制度来看,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发放用的就是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而农民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说那些缴纳养老保险的人认为,为农民发放养老保险是不公平的,同时也会导致我国社保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农民生活压力较小
比起工薪族来说,农民不用背负房贷、车贷,同时农村物价比城市物价低,所以农民的生活压力比城市中的工薪族小多了。如果年轻时候攒些钱,是完全可以保证农民朋友在农村生活的质量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没必要给农民发放养老金。
农民有其他收入来源
农民不像城市工薪族一样打卡上下班,他们的农作时间不是一年四季都固定的,中间会有好几个月不用务农,所以他们可以外出打工,也能赚不少钱;同时,农民即使上了岁数,土地、鱼塘之类的还是可以承包出去,也可以获得不少的额外收入。甚至有些打工族表示,农民比城里这些打工族还要富裕,压根用不上养老金。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反对农民退休制度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工薪族,因为农民退休制度虽然对农民是一项利好,但对于大多数缴纳养老保险的工薪族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且还有许多人认为,农村花销小,且农民收入也不少,为农民发放养老金根本是多此一举。但是专家认为,该制度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农民对国家贡献巨大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离不开粮食。而我们现如今能够吃饱饭,就是靠着广大农民的辛勤耕耘。由于国家对粮食价格有着严格限制,所以这些农民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是农民的付出,才让我们人人都吃得起粮食。
所以说,农民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在农民老了后为他们提供养老金压根不存在不公平一说,这是农民应得的。
第二、人口老龄化
根据《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60周岁以上的年人口数量预计达到4.83亿人,其中不乏有许多农民。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农户已超过2亿户。
再加上现如今农村人口已经大量流失,年轻一辈的全部流向城市,而真正在家务农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口。再过几年,上了岁数的农民没有了劳动能力,收入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时候,农民退休制度的实施就非常有意义了,可以确保这些农民依旧有经济来源,不至于无法生活。
第三、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也就是说,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都有权利获得国家的物质帮助,即便是农民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国家也有义务为农民提供社会救济。
实际上早在2003年,山东省青岛市就已经率先推出了“退休农民养老金”的试点,当时有超过一万名农民参与这次试点,他们每月可以从政府下发的存折中领取到87元养老金。如此看来,既然已经有了先例,那么农民退休制度的实施也将会在不远的未来。
你支持农民退休制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