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生了孩子之后,都想要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不愿意在家做全职妈妈。带孩子是一个非常费心的事情,又影响事业。
但是交给保姆也是不太放心,只能指望家里老人给带。
但是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有婆媳矛盾,总是产生矛盾,虽然老公是夹在中间难受,但是真正可怜的还是孩子。毕竟孩子还那么小,大人的矛盾最后孩子也会卷进去。
“你当年给谁带娃,就让谁给你养老”婆婆霸气回怼,儿媳哑口无言。
小敏是一个新手妈妈,剩下孩子后,老公就把婆婆叫来帮忙带孩子。婆婆早就想要抱孙子,这下实现了。
婆婆一开始看着孙子十分的高兴,到那时没有过多久,婆婆觉得带孩子实在太辛苦了,自己的身体也承受不住,觉都睡不好,跟本没有精力,感觉自己快要倒下了。
小敏明白了婆婆的意思,觉得带孩子太累了,而且带孩子的观念也不一样,两个人这期间也老拌嘴。最后婆婆还是回老家了。
小敏当时也没有多想,但是不久就听说小姑子生了个女儿。小敏突然明白婆婆是帮闺女带孩子了。而且这孩子一带就是十几年,孩子上中学后还是婆婆照顾吃饭。
想到这里,小敏就很委屈,自己的孩子没有人帮忙带,只能靠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小敏也把孩子带大了。
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婆婆突然病倒了,生活不能自理。小敏和丈夫也回去看了。但是病床前却没有小姑子的人影,原来小姑子离得远根本没有过来看望。
小敏和丈夫两个人都有工作,不能照顾老人,想着给老人找个保姆,但是婆婆却不同意。
小敏当时就觉得非常生气说:“当年我需要你帮助我的时候,你也没有帮我,你选择帮你闺女去了。你当年给谁带孩子,就让谁照顾你吧。我这个儿媳没有义务照顾你了。”
婆婆也不甘示弱,马上就说:“我把我的儿子辛辛苦苦养大,让他结婚生子,我这个当妈的也完成了义务。也早就没有义务再带孩子。”小敏一下子愣住了,找不到理由反驳婆婆。
这个时候,孩子忍不住了说:“你们为什么总是在吵架,而且每次过节回家,好不容易一家人团聚,你们就开始吵架,总是说当年奶奶不照顾我的事情。
都过去那么久了,就不能考虑我的感受吗?”这时候小敏和婆婆都说不出话了。
婆媳矛盾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1、家庭关系紧张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孩子的成长最需要一个轻松有爱的环境,这样孩子才可以积极快乐的长大。
如果家庭关系紧张,孩子会变得压抑。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里的和谐友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情绪。
而且孩子小时候不懂得发泄,就积压在内心,影响孩子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往往情绪管理能力很差,情商也很低。
2、对人际关系的认知错误
家庭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团体,婆媳有矛盾,孩子以为这是正常的,认为人际关系都是紧张的,互相指责的。
所以这样的孩子容易不尊重长辈。以后和别人相处也很难处理好关系,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影响婚姻
孩子从小处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和睦,会对以后的婚姻生活产生畏惧,不期待婚姻生活。
孩子会觉得婚姻都是这样充满矛盾的,以后遇到喜欢的人也无法好好的处理关系,没有勇气组建家庭。
4、被“战队”导致心里阴影
婆媳产生矛盾,孩子就会被迫“战队”,让孩子选择战一个队伍支持谁,但是奶奶是和爸爸一方的,是爸爸的亲妈妈。
但是母亲只能自己一个队伍。孩子也不希望妈妈受欺负,所以孩子夹在中间最难受,有苦说不出。这是一种精神伤害。会给孩子形成心里阴影。
总结:
即使婆媳矛盾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人要多一些包容,尽量打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每一个家人都要为了孩子的以后着想,不要因为家庭琐事影响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远离负面情绪,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