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好多年轻人成立家庭后选择做丁克家族。成为丁克有几个原因,可能是本身不具有生育能力所以不得已选择丁克。
这是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属于被动的。还有主观的,自己主动选择做丁克。
可能是现在社会生娃养娃的压力太大,害怕不能给孩子很好的生活,害怕有了孩子自己不能过得很好。
难道做丁克就能过得好吗?可能不是这样的,有人一开始选择做丁克,后面就突然改变初衷决定生娃了。
目前在我国,丁克的人数好几十万即将突破百万。当初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且年龄相仿,还愿意做丁克的另一半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为什么会后悔呢?
夫妻丁克16年“攒下”房子,只因朋友口无遮拦,随即决定高龄生娃。
A先生和他的老婆是同学,两人同窗几年偶然间发现对方都有打算婚后要做丁克,于是两人话题慢慢变多。
就这样有来有往,接触多了两人就互生好感并且结婚成立家庭。当初也不顾家里老人的劝说,坚持一定要做丁克一族。
在这期间,他们两人没有孩子的牵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也能够照顾到老人。于是父母渐渐地也不强迫他们了。
夫妻两人就这样忙碌且幸福地过了十几年,经济条件有了,车子房子也有了,生活质量那是相当好,惹得身边的亲朋好友特别羡慕。
有一次,A先生和他妻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一边吃一边聊。朋友得知A先生家里有4件卧室,那是羡慕嫉妒恨。
感叹如果自己也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就好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住的像样点。听到朋友这个想法,A先生夫妻二人互相对视。
他们并不是生气,也不是觉得没面子。他们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在这个家里多个孩子。
1、朋友的无心之谈,让夫妻两开始计划生娃
其实生娃这事在刚装修时就有这个想法了。当时他们认为大房子住起来舒服,而且卧室多的话,亲朋好友来家里也有地方住。
一开始房子的设计师好几次都建议一个卧室设计成小孩的房间。现在又听到朋友这么说,夫妻两人突然发现这么大的房子空空的,觉得是少了些什么。
考虑再三,A先生夫妇决定要生个宝宝。他们运气也算不错,在妻子40岁终于生了个儿子。
2、为何当初坚持丁克的夫妻会反悔
一辈子都坚持丁克并且生活得幸福的夫妻也是有的,不过也有一些丁克经过多年然后又高龄产子的也不少,所以把他们称为“假丁克”。
什么原因会让他们改变初衷呢,其实挺好理解的。
3、情感需求,二人世界终究有些冷清
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无牵无挂的生活,喜欢自由。可是年龄的增长,经济条件变好,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有个归宿才是追求。
通常二人世界过久了,即使日常是幸福的,是甜蜜的,但是终究会发现,一个家有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那时会发现,自己喜欢小孩,喜欢有孩子陪伴的快乐。
4、渐渐失去拼搏的动力
当一个家有孩子,即使生活过得苦一点累一点也是没有大关系。除了想要更有钱,也会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为以后孩子的未来,结婚等等做考虑。
如果作为丁克,会发现努力奋斗,到头来却发现不知道为什么奋斗,没有了动力。
5、自己的“财产”不知给谁
你就算赚很多的钱,但是等你离开这个世界是带不走的。这就是老人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好多的丁克夫妻也是后来才发觉的。
不过,也有一些丁克夫妻还是不会选择生孩子,他们也懂得人死了是带不走任何东西的。所以他们干脆把钱花光或者把拥有的财产捐赠出去。
像8090年代的独生子女挺多的,他们结成夫妻又是丁克,当他们想到自己的父母以后不在了然后又没有孩子,那财产又不甘心捐赠出去可是也不知道给谁。
综合这些原因大家自然是可以理解,但是却有少数夫妻的想法受到争议,有人说太自私了。
6、因无人养老而生孩子,是自私吗?
肯定有一些丁克人后来选择生孩子是因为想要老年有人养老,你觉得这个想法自私吗?养儿防老,这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的传统。
父母把你养大,孩子给父母养老是理所应当的事。有好多人觉得,以这样的想法来要孩子太自私,只为自己考虑,对孩子不公平。你认为呢?
总结:
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大方。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丁克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你选择丁克后,如果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那么学会及时改变才是明智且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