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实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小养老金缺口。其实,减小养老金的缺口,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延迟退休的方式。以下几个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1控制物价,减缓养老金上涨。近些年大部分人都感觉到,手里的存款越来越“不值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造成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就一定会上调养老金,因为国家必须要保障退休生源地基本生活。
如果在控制好物价的同时,那么养老金也就不需要每年进行调整。目前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可以维持生活,只需要针对性地提高养老金偏低的人群收入即可。从而达到一个国家减小养老金支出的目的,也就等于变相的减小了缺口。
2.养老金设定封顶上限,达到一定的数额就不再继续上涨。其实,目前大部分养老金高的人,每月的养老金都有很大的结余。设定一个上限,只要养老金可以正常生活即可。这也符合养老金的本意,就是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
3.强制性要求,所有用工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出台社保入税的政策,但是真正的监管力度还是不够强大。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还在逃避社保缴纳的费用缩减用工成本,这也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员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想办法让更多人参加社会保险,才是减小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方式。
4.不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可以适当延迟。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群体,国企机关工作人员,从事脑力劳动,身体健康程度允许,可以适当延迟退休。其实在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赞同延迟退休,毕竟对自己有利可图,适当延迟还可以多缴纳社保,又有什么不好呢?
5.降低社保缴费,激励更多的人参保。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从60%-300%自由选择档次。但60%每年也需要承担近万元的费用,一些收入低的人群,只能望尘莫及。如果将社保缴纳的费率降低或者设置20-%40%的缴费档次,相信参保的人数会更多,断交的情况也会减少,也就等于为养老金注入了新鲜血液。
6.砍掉“三座大山”,鼓励生育,达到增加参保人的目的。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加,本质上就是缴纳社保的人少了,领取的人多了。那么人少了也就等于出生率下降,年轻人不愿生育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压力太大。如果推平“三座大山”,生育率上升了,有更多人参保了,社保的负担自然也就减小了。
综合以上办法,想减小养老金缺口,并非只有延迟退休一个选择。如果将全面实施以上办法,还愁养老金压力大吗?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