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整体现象了,随着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城市当中很多的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儿女。
虽然他们现在暂时还未全部步入老年阶段,但是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然迫在眉睫。
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就算膝下有几个儿女,可能当前也有许多老人,已经愿意采取进养老院的方式来当成自己的养老方案,而不一定需要依靠子女来赡养自己,度过晚年。
一位70岁大姐养老院实录,她称自己养老院三个月未到,最终还是选择了搬到儿子家附近,依靠亲人的陪伴照顾,安全度过自己的晚年。
为什么新型的养老方式最终会被这位大姐放弃呢?
01、倾诉人:70岁的樊女士
丈夫几年前病故,我膝下有一儿一女,都人到中年,40多岁的人了。
我起初觉得,晚年的阶段最好不要麻烦儿孙,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为好,因此之前也是与丈夫一起相互照顾、彼此依靠着一起生活的。
但是他走了之后,留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呢?我就想到了养老院。
因为常听有人说,那种地方如何,如何好。老人在一起可以聊天,不会闷,而且各方面都有人照顾,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有质量的养老方案。
嗯,所以我就动了这个念头。
不过我身边也有朋友说:“哪里都不如家好,什么人都不如家人亲。如果养老院好,那还要家什么?”
我不信,后来去感受了三个月才发现情形真的与想象的出入很大。
02、
我没去过的养老院我不说啊,应该是有那种高端、高级别的这类机构可能情况不太一样。
但是就我了解,多数中级别的养老院提供的养老服务没有那么舒适与理想,而是一种饲养老人的情景,真的让人看了非常的心酸。
像我吧,半年前的时候我就联系了我们当地一家中等级别的养老机构,在那里呆了三个月,所见所闻真的是让自己感到非常的无法接受。
我还算好,最起码神智清楚,而且能够自己活动,只不过是家务卫生这一块不想再操劳了,能由那里的服务人员承担。
然后没事自己可以跟一起住在那里的老人聊聊天,一起在附近散散步之类的。
但是我觉得同样是呆在一个养老院过日子,还是以钱化区别划分的。
如果你交给养老院的钱金额比较高,可能受到的待遇大约会好一点。
如果工资收入有限,自己身上留不下什么钱以防不测之外,得到的服务也是差强人意。
出了钱还在这种机构活成了低级公民,真的不如自己独自呆在家中更加的自在!
而且那里都是进行的统一化的管理,作息时间之类的很多事情都有严格的规定,像我这种自在闲散惯了的人,也真的没多久就自感完全受不了那一套管理制度,所以后来我就萌生了去意。
03、
我觉得吧,呆在那种养老机构如果老人无法自理的话,情形是相当可悲的。护工可没亲人那种耐心来尽心尽力照顾你,拿钱干活罢了,不虐待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你们没进过养老院,但总在医院看过陪护照顾无法自理的病人吧,大概差不多。
我前年住院的时候,隔壁床老头请的女陪护一月6000,老头当时是有点老年痴呆症,而且行动也不便。钱这么高,陪护还一天到晚嚷嚷着6000不好挣,说是这点收入与他付出的劳动不匹配,意思是还要加薪。
我看清了这些之后,便想趁着我自己身体健康,不如离开这样的养老机构,另外再想办法算了。
就这样三个月后,我从养老院,又搬了出来。然后将自己以前的老房子卖了,在儿子居住的小区附近买了一套小房子,自己独自一个人居住。
平时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他们一抬腿就可以到这里来看看我、照顾照顾、陪伴陪伴,我感觉比待在那种养老机构要合心称意得多了。
不管别人眼中的养老院什么样,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方案还是自己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真的由外人来承担你晚年如何安全度过的重任,那是一种非常凄凉、无奈与没有办法主导的事情!
结语:
当然,假如自己有办法能够安全解决养老问题的话,养老院自然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那种机构再怎么尽心尽力,也毕竟是一个集中管理老人的服务机构而已,它不可能人性化到完全贴合每个老人的想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的程度。
而且,养老院工作的人员也就是一些社工以及聘请的专业服务人员,他们也不可能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精心照顾那里的老人。
所以期待在养老院过得宾至如归,活得无比称心如意,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建议老人们还是多多保重身体,多多保持与家人之间密切的联系。
运用各种方案合理规划自己的晚年,感觉哪一种最合自己的心意,过起来最舒适自在,就选择这一种,这样可能情况才会比较理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