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意思?农民养老跟它有什么关系?可行性有几分?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
所谓土地增减挂钩,是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一种约束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建设用地无节制的扩张,从而侵吞现有的农村土地。所以从这个政策看,国家是既要城市建设用地,也要保护农村土地,这个农村土地包括耕地和其他土地资源,例如还有一些荒地坡地沼泽地和林地等。它的具体含义是,如果城市建设用地在这里侵占了农村一亩地,就要在别的地方弥补一亩地给农村。这个事情的操作者,就是当地政府。这个当地,一般就是县市级范围。
那么现在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规模变大了,城市建设用地也越来越多。按照这个政策,需要给农村弥补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那这些地从哪里来呢?这就得从我们的基本国情说起了。我们国家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占有面积远远大于城市面积,农民人数远远多于城镇人数。而我们的国策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农村的大面积土地需要压缩,城市需要扩大。既要压缩农村土地,同时还要保障耕地安全,从哪里下手呢?就从村庄和宅基地下手。因为耕地不能动,而村庄居住面貌很零散,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空房子,空心村多了。
这些现象都给了当地一个强烈的信号,要动土地,就从这里开始。零散地进行集中,空房子进行流转,空心村进行压缩。合村并居,合村并镇,也是这个意思。当地要把这些土地腾挪出来,变成耕地面积,才能在城市边缘地带,继续扩建这些面积。这就是具体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应用场景。
我们把这一套东西搞清楚以后,才能在这个事情上想办法,看看它与农民养老之间,能不能也挂上钩。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只存在于我们的讨论交流范围。农民满60岁,到了退休年龄,需要洗脚上田,安享晚年生活。这个时候有土地也不干了,也干不动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老了需要养老,都是以不再参加劳动为基本前提。至于个人发挥余热那是个人行为,不属于社会整体行为。
农民也一样需要退休,退休金从哪里来?一,所缴纳的社保,可以领取一部分,这个只能算一点补充。二,来自土地资产变现收益。这里就要与土地增减挂钩了。
当老农民的土地交上去,这里释放一亩地,那里就会多一亩地搞城市建设。我刚才说了,这个事情的操作者是当地政府。也就是说,具体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企业时候,政府是以土地招标形式把土地拍卖给那些建设单位的。这个土地拍卖价格,我们也是老幼皆知的,具体的不知道,各地各市场各人之间,都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寸土寸金”
遗憾的是,出钱买的人是给了寸土寸金的价格,但是拿钱的人,分给真正的土地拥有者却是“寸土寸草”。
这个真有点说不过去。我们得知道,政府是没有土地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它管事情但它没有资产没有土地的。它所拍卖的土地,就是从左手边腾出来的卖给右手边的,它的权力就是可以把寸土寸草变成寸土寸金。
我们说你这个职能权力行使地好,服务地好。但是貌似这个服务费,也确实高了点。你可以让寸草变成寸金,问题是,你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得把这个寸金给失去土地的人,而不是雁过拔毛,把肉攥到你手里,把毛扔给卖主。即使是按照平分处理,那失地农民得到的土地钱,也足够养老的。
在这里我们能想到的是,老农民个人的那一份土地到年龄可以主动上交,上交的这个面积,以当地土地拍卖价格的70%返给老人,这个钱也足够农村老人过个体面的老年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