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当下许多中老年人生孩子的初衷,他们为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付出了一切,搭上了毕生的积蓄。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吃穿用度样样都选最好的,但是换来的却是孩子的离去和嫌弃,养儿防老,真的值得吗?
养儿真的防老吗?70岁的老人直言:"人到晚年,儿女真的靠不住"。王大爷今年七十二了,本该是子孙满堂,颐养天年的享福年纪,但他却一个人孤零零的。因为王大爷的老伴儿前几年就因为身体的原因去世了,儿子和女儿在省会城市生活,除了过年也不回来,也没有其他亲戚朋友陪他聊天散步,所以一个人显得更加的寂寞冷清。
在外人看来,王大爷的儿子事业有成,给王大爷充裕的生活费,还时不时寄一些保健品回来,简直孝顺得不行,但外人哪懂王大爷心里的苦啊。儿子女儿工作忙到没时间回来,过年也是在家呆一晚就走,就连孙子也嫌弃自己不愿意多待,仿佛自己对他们而言才是外人,而不是含辛茹苦供养他们长大成人的父亲。
王大爷实在是受不了一个人生活的孤寂,于是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儿子想要搬到省会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没想到儿子却以家里面积太小,平常工作忙没空照顾他老人家为由拒绝了,再打电话给女儿也以同样的理由被拒绝,王大爷顿时心灰意冷,寒心于自己的子女竟然没有一个愿意赡养自己,让自己的父亲孤零零的一人待在老家无依无靠的度过晚年。
王大爷自此之后再也不提出要与子女同住,甚至也不再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了,反而逢人便说"养儿不防老啊!"
虽然事实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不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寄托在子女身上,才是明智的想法与选择。不论子女是工作繁忙还是无暇多去关注老人,都是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但赡养父母、时常致电父母向他们问候本就是子女该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推脱和拒绝父母要求他们探望的请求。
当然老人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子女身上,而是要多关注自己,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过得更加的丰富。
那么老人们该怎么做呢?
1、 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社交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可以把注意力发散开,不会过度地集中在子女身上。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分享自己的苦恼、喜悦,不至于一个人孤零零地解决所有问题、消化所有负面情绪。
2、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兴趣爱好也是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之一,社区的老年社团、老年学校都是很好的选择,在这里也可以结交趣味相投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也可以多去尝试一些年轻时因为没有时间、资金不足而放弃的梦想。
3、 强身健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并且"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己也会担心给孩子带来负担和压力。可以通过广场舞、晨练等方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当然,自己也要注重营养物质的补充和摄入。
4、 保障有充足的积蓄
充足的积蓄才是说话的底气。只有自己有充足的积蓄,才能不麻烦子女,不怕给他们造成负担,成为他们的累赘。作为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已经是完成了应尽的义务,不必将自己的养老钱给孩子买房买车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父母们不应该为了"养儿防老"而去养孩子,而应该因为爱孩子而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当孩子们长大以后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他们留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而牺牲自己的追求和生活。如果孩子真的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定会到父母亲的身边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