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银发经济”时代,藏着一个13万亿的市场,未来该怎么养老?
2021-05-16 19:16  浏览:85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未来“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每一个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64亿的老年人,成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最扎眼的数据,不到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而且,中国老龄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中国很可能将在2023年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届时每3个中国人里就将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这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灰犀牛”。


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正变得极其严峻。


然而从资本的角度看,这背后却藏着一个13万亿级的巨大市场,正吸引着不同背景的玩家蜂拥而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涨,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BAT三巨头也早早布局了养老产业。


老龄化,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焦虑


近日披露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放大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焦虑,其中有2个数据格外扎眼:


中国新增的宝宝少了,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预测,2020年的出生人口总数为1200万,与2019年的1465万相比,减少了265万,降幅达到18.09%。




新生儿数量下降的另一个信号便是,未来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根据“七普”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比十年前占比上升了5.44%,占比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不到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另外,2020年我国15-59岁(主要劳动力适龄人口)占比为63.35%,较2010年下滑6.79%,中国劳动力人口下滑压力也在攀升。


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更严峻的是,按照IMF的预测,中国很可能将在22年之内(即2023年)就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4%。(现在已经达到了13.50%,仅一步之遥),到2050年,每3个中国人里就将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的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白发中国”。


中国不仅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还进入了长寿时代 ,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余寿已经超过20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而且未来的人均寿命还会延长。


当80后、90后老去,中国人的养老金将从何而来?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长寿时代,养老问题将愈发严峻,劳动力人数下滑,中国经济将面临最大的“灰犀牛”。


据2016年的社保报告显示,全国平均2.8个成年人需要供养一个老人,而大陆31个省市中,多达23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龙江、吉林形势最为严峻,平均1.47、1.3个成年人就需要供养一个老人。




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这种现状将愈发加剧,每年有将近800-1000万迈入老年人之列,中国的养老体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需要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养老金支出大幅增长,收不抵支将成为常态。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下代人交钱,上代人领钱”,以前年轻人多,老年人少,交得多,用得少,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随着新生儿人口的下降,交钱的人少了,领钱的老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机制就玩不下去了。


中国在实际发放养老金的过程中,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越来越不够用,需要动用个人积累的部分来填补资金缺口,然后养老金池子里的钱就越来越少。


就在2017年12月,人社部最新的社保报告显示,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收不抵支,总欠账达到了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再往后,或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直到被掏空的情况。


2020年社科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警示,2035年全国养老金余额将会被耗尽。而照这几年出生儿数量加速下跌,老龄化人口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个耗尽的时间可能会更早地到来。




客观存在的人口结构问题,并不会因为主观意志而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等到70后、80后、90后老去,生育率持续走低,未来中国人的养老金将从何而来?


首先,可以预见的是,连续多年呼吁的延迟退休,距离落地可能不远了。目前中国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岁,男性60岁。假定均延迟5年退休,相当于要多交5年的养老金、晚5年领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将缩短5-10年。


但延迟退休,可能也是治标不治本。根据测算,即使推行延迟退休,养老金依然会被耗尽,只是耗尽的时间推迟到了2042年。


意味着,未来养老的压力,将更多落在了每个人自己身上。


“银发经济”时代,藏着一个13万亿的市场


“轮到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养不起老”,成为了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焦虑。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呈现“9073”结构, 就是说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是主流,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子女数量减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居家养老比率将呈下降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率将上升。


可以预见,一个“银发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发经济或将成为拥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


那么,国内目前一共有多少家养老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2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养老、老人、老年”的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其中,近80%的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超3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十万亿的养老市场暗藏的机会,正吸引着不同背景的玩家蜂拥而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注册量逐年上涨,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8%。以工商登记为准,截至2021年5月10日,我国今年已新增超1.7万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


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和山东两省均有超过2.1万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四川省以1.4万余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第三。从行业分布上看,养老服务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卫生和社会工作业(19%)。




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的养老项目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围绕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四个经济圈形成养老地产产业聚集区。


另外,据天眼查的融资数据显示,2016年起,行业并购加速,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养老行业。此外,BAT三巨头也早早布局了养老产业。


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口寿命延长,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的趋势不可逆转。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对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期,银发经济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发布人:f0c0****    IP:125.64.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