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老无所依、老无所养”,是每一个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64亿的老年人,成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最扎眼的数据,不到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而且,中国老龄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中国很可能将在2023年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届时每3个中国人里就将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这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灰犀牛”。
中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正变得极其严峻。
然而从资本的角度看,这背后却藏着一个13万亿级的巨大市场,正吸引着不同背景的玩家蜂拥而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涨,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BAT三巨头也早早布局了养老产业。
老龄化,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焦虑
近日披露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放大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焦虑,其中有2个数据格外扎眼:
中国新增的宝宝少了,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预测,2020年的出生人口总数为1200万,与2019年的1465万相比,减少了265万,降幅达到18.09%。
新生儿数量下降的另一个信号便是,未来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根据“七普”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比十年前占比上升了5.44%,占比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不到7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另外,2020年我国15-59岁(主要劳动力适龄人口)占比为63.35%,较2010年下滑6.79%,中国劳动力人口下滑压力也在攀升。
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更严峻的是,按照IMF的预测,中国很可能将在22年之内(即2023年)就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4%。(现在已经达到了13.50%,仅一步之遥),到2050年,每3个中国人里就将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的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白发中国”。
中国不仅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还进入了长寿时代 ,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余寿已经超过20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而且未来的人均寿命还会延长。
当80后、90后老去,中国人的养老金将从何而来?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长寿时代,养老问题将愈发严峻,劳动力人数下滑,中国经济将面临最大的“灰犀牛”。
据2016年的社保报告显示,全国平均2.8个成年人需要供养一个老人,而大陆31个省市中,多达23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龙江、吉林形势最为严峻,平均1.47、1.3个成年人就需要供养一个老人。
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这种现状将愈发加剧,每年有将近800-1000万迈入老年人之列,中国的养老体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需要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养老金支出大幅增长,收不抵支将成为常态。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下代人交钱,上代人领钱”,以前年轻人多,老年人少,交得多,用得少,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随着新生儿人口的下降,交钱的人少了,领钱的老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机制就玩不下去了。
中国在实际发放养老金的过程中,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越来越不够用,需要动用个人积累的部分来填补资金缺口,然后养老金池子里的钱就越来越少。
就在2017年12月,人社部最新的社保报告显示,2016年黑龙江养老保险收不抵支,总欠账达到了232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再往后,或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直到被掏空的情况。
2020年社科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警示,2035年全国养老金余额将会被耗尽。而照这几年出生儿数量加速下跌,老龄化人口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个耗尽的时间可能会更早地到来。
客观存在的人口结构问题,并不会因为主观意志而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等到70后、80后、90后老去,生育率持续走低,未来中国人的养老金将从何而来?
首先,可以预见的是,连续多年呼吁的延迟退休,距离落地可能不远了。目前中国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岁,男性60岁。假定均延迟5年退休,相当于要多交5年的养老金、晚5年领养老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将缩短5-10年。
但延迟退休,可能也是治标不治本。根据测算,即使推行延迟退休,养老金依然会被耗尽,只是耗尽的时间推迟到了2042年。
意味着,未来养老的压力,将更多落在了每个人自己身上。
“银发经济”时代,藏着一个13万亿的市场
“轮到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养不起老”,成为了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焦虑。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呈现“9073”结构, 就是说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是主流,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子女数量减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居家养老比率将呈下降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率将上升。
可以预见,一个“银发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发经济或将成为拥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
那么,国内目前一共有多少家养老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2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养老、老人、老年”的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其中,近80%的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超3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十万亿的养老市场暗藏的机会,正吸引着不同背景的玩家蜂拥而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注册量逐年上涨,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8%。以工商登记为准,截至2021年5月10日,我国今年已新增超1.7万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
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和山东两省均有超过2.1万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四川省以1.4万余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第三。从行业分布上看,养老服务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卫生和社会工作业(19%)。
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的养老项目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围绕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四个经济圈形成养老地产产业聚集区。
另外,据天眼查的融资数据显示,2016年起,行业并购加速,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养老行业。此外,BAT三巨头也早早布局了养老产业。
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口寿命延长,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的趋势不可逆转。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对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期,银发经济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