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1年广东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2021-01-25 16:01  浏览:57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荷包鼓、生活足,2020年广东民生事业成绩斐然。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了今年广东要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据悉,政府送出的民生“大礼包”涵盖了教育、医疗、底线民生等各个方面,提出新增9.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为87万名孕妇、109万新生儿提供免费检查。

2020年广东民生成绩斐然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52%

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指出,2020年,广东加大了对市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持力度,中央直达资金及时下达基层,安排省对市县各项补助和债务转贷资金5260亿元、增长12.7%。此外,政府一般性支出压减15%以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类支出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安排财政救助资金133.5亿元,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168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及时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惠及群众1870万人次。全面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抓好平安高考、安全生产、畅顺春运等各项保障工作。

回顾2020年的民生事业,广东取得的成绩斐然: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

就业方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700万人、占全国1/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完善全学段的生均拨款制度和学生资助政策,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到86%,457万随迁子女就近就地接受义务教育,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52%。

着力建高地、强基层,投入150亿元支持30家高水平医院、8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3家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投入500亿元全面提升县镇村医疗卫生水平,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8.4岁。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80%,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大幅提高,纳入报销范围的药品已超过3000种。妇女儿童、养老助残、社会救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全面补齐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进展。

此外,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建立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推进平安广东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信访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幅下降,防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礼包诚意足

新增9.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

2021年,广东民生事业将如何展开?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获悉,2021年广东十件民生实事继续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发力,提出的各项惠民政策诚意满满。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

新增9.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

积极响应社会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的需求,全省新增9.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6万个,推动各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8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400元提高至500元。培育135项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不断完善省学前教育“新课程”资源体系,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学内涵。

二、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万人次以上,带动3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打造富有特色的“粤菜师傅”品牌,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万人次以上,带动3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大力推动“广东技工”培训,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16万人次以上,促进30万人次以上稳定和新增就业创业。

三、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

87万名孕妇、109万新生儿将免费接受相关检查

推动提高广东出生人口素质,为全省87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全省109万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

集中供养孤儿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

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孤儿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22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

五、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开工改造小区1300个以上

着力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全省开工改造小区1300个以上,惠及居民25万户以上。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重点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公共部位等。

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200万人

加快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200万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增1000个以上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七、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

对343座公路桥梁进行改造

巩固18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成果,着力推进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对广东343座公路桥梁进行改造(三类桥136座,四类桥173座,五类桥34座),新发现四、五类公路桥梁处治率100%,提升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障水平。

八、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能力

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抽检100%全覆盖

完成不少于60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省内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种实现抽检100%全覆盖。完成不少于800万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任务,覆盖全省各县区不少于2000家农贸市场,其中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全覆盖快检,单个综合批发市场每月完成不少于900批次快检任务。省内生产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九、公共文化惠民

建设10个岭南书院,为农村送15万场电影

为基层送100场展览、100场讲座、100场演出、100场歌咏活动,为农村送15万场电影;建设10个岭南书院、50个“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打造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实施50个具有岭南特色的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和博物馆陈列展览,举办50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举办100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惠民展演;优化提升5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基层群众提供指尖上的综合文化服务。

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所有水果品种100%纳入农业保险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省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100%纳入。新增开办保险品种,提高省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率。提高保险保额标准,水稻由8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能繁母猪由1000元/头提高至1500元/头,育肥猪由800元/头提高至1400元/头,森林由500元/亩提高至1200元/亩。

链接:重点民生项目一览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广东具体的民生工程包含哪些?马兴瑞透露了以下几个项目。

1.加快省职教城二期、三期建设,高质量完成高职扩招任务。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广东11所新建高校(校区)年内建成招生,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全覆盖。加快大湾区大学、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学校建设。

2.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学中心,新支持2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启动县级医院提升行动。完善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等防治体系。

3.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打造居家社区养老"15分钟"服务圈,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4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提升航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黄闻禹


发布人:6ea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