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因为退休前的身份不同,所以退休以后,有人领退休金,有人领养老金。退休金与养老金,都属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在养老金并轨前,二者的计算方式不同,有区别;在养老金并轨以后,二者的计算方式一致,没有区别。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退休身份有哪几种?
1.机关事业单位退休。
2.企业退休。
3.灵活就业人员退休。
4.城乡居民(包括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村里的农民等)。
二、为啥退休以后,有人领退休金,有人领养老金?
这是主要是由养老金双轨制造成的。
1.并轨前(2014年10月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需要缴纳社保,他们退休后,领取的是退休金。
2.并轨后(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社保,与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一样,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
3.自1992年建立社保缴费制度以来,企业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村的农民,退休后领取的都是养老金。
三、退休金与养老金,有啥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养老待遇计算方式不一样。
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退休金=退休前工资*百分比
百分比与工作年限(工龄)有关。比如:35年以上工龄,按90%计发退休金。
并轨后: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养老待遇的计算方法一致。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综上所述:
1.并轨前,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比企业退休人员至少高出1000元。甚至工勤人员的养老金,比企业退休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还要高。
2.并轨后,虽然养老金差距在缩小。但是事业单位新增了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即职业年金。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职业年金缴费具有强制性。而对于企业职工,没有强制要求,很多企业都不交年金。因此,并轨后,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还是要比企业高。
相对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比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平均高出1000元左右;比灵活就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高出2000元左右;比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平均高出30倍左右。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