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延迟退休,需要分人群进行实施。肯定不能从所谓的退休金领取额来进行分类。因为退休金是未来退休后才能计算出来的数额,提前怎么能算得清楚呢?各地的退休金差异也比较大。在上海退休与在东北退休,同样身份的劳动者可能在养老金数额上差别一倍以上,因为他们的生活成本也完全不同。所以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妥当的。
那么如何进行延迟退休的人群分类呢?其实可以从工作单位和工作种类进行区分可能更妥当。也就是将人群是否属于重体力劳动者、中体力劳动者和轻体力劳动者进行区分。然后再根据工作单位的性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工厂以及民企和外资工厂进行区分,这样可能能出现9种类别的劳动者种类。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同待遇。
大家其实可以仔细想想,还是有着不少人是欢迎延迟退休政策的。例如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些有职务的人群,一些企业的高管人士,他们就是不愿意按点退休的,有时候还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呢。而且如果他们退休洗养老金也是数额比较高的,有可能远远高于5000元。那么让他们按时退休,腾出岗位给更年轻的人,不是更好吗?现在也在倡议着干部年轻化,不就和谐统一了吗?
一些轻体力的劳动者,其实也是希望继续工作的。因为相对于养老金和继续上班时的工资对比,两者的差别可能会相差一倍以上。继续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水平,所以给他们留下工作机会,让他们多干几年,再多交点社保,未来退休后可以多领取一部分养老金,不也是挺好的。
延迟退休政策有可能在今年就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交付社会进行征求意见。到那时我们基本上就能看到国家政策的导向性了。就目前最新的安排看,导向变更为“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以减少社会震动,争取更多支持。”所以很有可能在实施前期,会给劳动者以选择是否按时或者延迟退休。
相信未来具体出台的实施方案会是一个灵活性比较大的,给60后和70后以足够的选择空间。但是到了80后可能就没有自愿选择这么一项了,他们必须按照统一的政策进行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