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人父母,养儿子真的能养老吗?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谁也不敢保证。因为,人心经不起考验。谁也没办法保证自己不受物质和钱财的诱惑。
父母想清楚了自己的晚年该如何过,那么就不会对儿女抱着过多的期望。因为一旦你期望过高,那么就会失望越高。
父母要想自己的晚年过得舒心安逸,那么就应该早早为自己打算好退路和后路。别一股脑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全都给出去,等你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却求助无门。
02
李阿姨今年68岁了,老伴前两年去世了。自从老伴去世之后,儿子儿媳就很殷勤来家里。尤其是儿媳妇,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把李阿姨伺候得服服帖帖。
儿媳妇伺候了李阿姨一段时间后,李阿姨也慢慢走出了老伴去世的阴影。看着儿媳妇如此孝顺,李阿姨内心满是欣慰和笑容。
因为她知道,别人家的儿媳妇,对婆婆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唯独她的儿媳妇,不嫌弃她,细心照顾她的生活。这让失去老伴的李阿姨,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看到儿媳妇如此孝顺,在儿媳妇偶然提起的孙子读书需要换更好的学区房后,李阿姨没想太多,直接就把自己名下的房产过户给儿子。
当时女儿极力反对,但李阿姨都拒绝了女儿的好意,认为女儿已经是外人,不应该再去干涉娘家家产。女儿最后气冲冲走了,过了很久,关系才慢慢缓和下来。
03
因为她名下的房产,附近都是优质的学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条龙,教育资源也是数一数二的。看到李阿姨毫不犹豫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儿子儿媳都特别感激,一个个都向李阿姨表忠心,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李阿姨。
房子过户给儿子后,孙子也如愿以偿进入了当地的重点小学。只是从那之后,儿媳妇就没以前那么殷勤了。一开始,隔三差五儿媳妇会过来探望一下她。但到了最后,哪怕是李阿姨打电话过去,儿媳妇也经常借口工作忙,不愿意再去。
李阿姨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并没有想太多,认为是儿子儿媳工作生活太忙。而她自己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就不去添乱了。
只是李阿姨劳累了多年,身体早就一日不如一日。自己独居了好几年后,李阿姨终于病倒了。她先是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他在外地出差,项目正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他让李阿姨给儿媳妇打电话。
04
儿媳妇电话接通了,可她却说自己的娘家妈妈也病倒了,她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往返医院,实在是分身乏术。儿媳妇让李阿姨去找她女儿照顾。
接连被拒绝了两次,李阿姨心里就有些心寒。可自己现在病倒了,实在也没办法自理,她只好硬着头皮联系很久不曾回来探望的女儿,想去女儿家治病养老。
女儿很快就接通了电话,但在听说她哥嫂都不愿意去照顾母亲后,女儿也很理直气壮地说,房子给了谁,你就找谁养老,我一个出嫁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早就是外人了。
女儿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李阿姨满腹心酸,却又求助无门。正当她想着怎么去医院的时候,女婿却开车把她送去了医院。把她安顿在医院之后,女婿留下了五千块钱就走了。
05
看着女婿留下的五千块钱,李阿姨泪流满面。她知道,这是女儿心软,却又不愿意面对如此偏心的妈妈。看到这,再想想要走了她房子的儿子儿媳,李阿姨真是后悔莫及。
直到此刻,她才终于明白,养儿子真的不一定能养老。虽然儿子没有说不养老,可每次关键时刻,儿子总不在身边,儿媳更是找各种理由不出现。唯独只有女儿,即使对父母有着不满,却依旧不忍心,放任父母不管不顾。
想到这,李阿姨摸了摸手里最后一张银行卡。这张银行卡里有10万块钱,原本她是打算用来给自己养老。可她此刻,却想用这10万块钱,去换取女儿的原谅。只是不知道女儿,是否会愿意不计前嫌原谅她这个偏心的母亲?
今日话题:
如果你是李阿姨女儿,你会不计前嫌,原谅重男轻女偏心的母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