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以前靠在家里种菜换点收入,地没了后,心里一直悬着。去年参加了养老保险,就算从来没交过保险金,每月也有了450块养老钱,国家政策越来越好。"2021年1月,荣家坪社区81岁的何怡根在领取到第一笔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后,高兴地感慨。
人社局和荣家坪社区工作人员向何怡根儿子何命飞宣传养老保险金保障办法何嗲所说的养老保险是被征地养老保险,是一种为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的保险。何嗲的土地于2020年10月因康复医院、疾控中心建设项目被征用,他与儿子、儿媳一家三口都成了被征地农民。
近两年来,城市加速发展,仅2020年全市共计新增征收土地4528.3亩,拆迁房屋1042户,房屋拆迁面积148034.31平方米。归义镇、汨罗镇、新市镇、屈子祠镇、弼时镇等五镇符合参保缴费补贴条件人员20855人。
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根据国家政策,被征地农民即2007年7月以来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年满16周岁的在册农业人口。
但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从省政府下文至今,历时13年,追溯时间长、涉及对象多、加之历年征地方式多样、征地原始资料保管不全等多方面原因,审核工作难度大,且全部实行保障需要数亿元资金,一系列难点问题摆在了工作组面前。
全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补贴工作动员会"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督查组督办必须解决的问题,再难也要上,我们可以采取分5年分段补贴的办法解决资金保障的困难。"2019年9月,市依法征收办牵头成立摸底工作专班,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顺利实施。
经过长时间摸底调查后,市委市政府反复研究,几易方案,最终出台《汨罗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并从2020年10月开始,成立汨罗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补贴工作。
市专班工作人员克服上报资料多、乡镇填报不规范等情况,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历时两个月,顺利完成了身份审核、参保缴费等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市符合参保缴费补贴条件的村民小组257个,各镇申报28250人,审核通过符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补贴条件人数共20855人。
工作组成员整理审核被征地农民资料李菊华是新市镇团山社区二十二组村民,在城市早期发展过程中,他因为房屋被征收,户籍由农转非,但并没有改变被征地农民的身份。工作组经过多次审核,对他给予了身份认定。
在宣传落实阶段,工作组精心组织,人社局、社区及相关单位干部各负其责,上户宣传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了解和熟知相关政策及手续流程;做好被征地农民信息统计和登记工作,帮助被征地农民准备好参保资料,实行符合购买条件的农民全覆盖。
2020年11月,归义镇、汨罗镇、新市镇、屈子祠镇、弼时镇先后召开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动员暨培训会,逐步推进购买被征地农民保险工作。到2021年1月,第一批已到退休年龄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发放到位,目前,全市已有3956人领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
被征地农民集中办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续彭群辉是归义镇双塘社区的被征地农民,土地于2012年在城投用地项目中被征收。2020年12月,他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续, 个人缴费109188元,享受政府财政补贴19655元,一次性补缴了15年养老保险费用,马上可以享受每月1070.77元养老保险待遇。
彭群辉是我市首批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参保的被征地农民,标志着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分段补贴阶段。
作者:张为
责编:柳勤进
来源:汨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