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维修资金是“房屋养老金”,与业主息息相关,涉及到业主的切身利益。截至2020年12月24日,深圳维修资金总额为238.57亿元。其中,首期维修金归集183.26亿元;日常维修金归集32.01亿元;维修资金累计已拨付11.4亿元;增值收益达34.70亿元。
为管好这笔“房屋养老金”,切实发展“房屋养老金”的效用,日前,深圳市政府再次修订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发布《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深府规〔2020〕8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深圳市维修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从源头优化了维修资金管理机制,并从制度、程序、技术三个维度,有效破解维修资金“使用难”的问题。
制度创新:设立“3 1”使用模式
维修资金属于业主所有,由业主共同决定使用。针对不同的维修需求和缓急程度,深圳采取“3 1”使用模式,设计了专项使用、日常使用和应急使用三种使用方式,并建立了日常维修资金自管制度,进一步拓宽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模式。
“3 1”使用模式涵盖了小区范围内维修资金使用的各种情形,保障实现“居有所安”。其中,专项使用适用于共有物业大、中修和专项更新、改造等项目,由业主大会决定实施。日常使用适用于共有物业日常小额零星维修项目,由业主大会决定,具体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实施,提高日常维修的资金使用效率。应急使用适用于紧急情形下的应急处置和维修项目,开辟了快审、快拨、快修的绿色通道,让房屋应急“应修尽修”,由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定情形和程序组织实施。
日常维修资金自管是通过立法授权明确,有条件的小区可以通过业主大会决定自行管理日常维修金,即日常维修金无需移交政府代管,可以采取直接设立小区业主共有资金账户的方式,自行“收取”和“使用”日常维修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截至2020年12月24日,维修资金累计已拨付11.41亿元。其中,自2016年至2019年,深圳市维修资金的年度划拨使用金额分别为0.85亿元、1.13亿元、1.72亿元和2.86亿元,年度增长率分别为33%、52%、66%。2020年已划拨使用金额为2.79亿元,基本与2019年持平。
程序优化:打造“秒批”服务
围绕“放管服”改革,深圳着力打造优质住房领域营商环境,以积极服务业主实现安居乐业为大局,进一步理顺和优化维修资金使用流程。
为此,深圳首先全面简化使用审批流程,将使用审批权下放至区管理机构,小区使用维修资金直接由区管理机构接受申请并完成审核。
其次,深圳压缩审批时限,单笔业务办理时限由原14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业务办理时限压缩了八成,在资金拨付环节还推出“秒批”和“不见面审批”,并全面精简申请材料,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同时,为保障维修资金的使用安全,深圳还建立第三方免费造价审核等制度,通过专业审价机构,免费对工程预、决算进行审价。建立现场查勘制度,严格维修金使用划拨环节的把控,切实维护业主利益。
当前,业主大会召开难是维修资金使用的最大瓶颈和困扰。为促进业主大会召开的方便快捷和规范公正,深圳积极推进和完善物业管理微信投票,建立并优化微信投票系统,破解业主大会表决难题。
目前,全市通过微信投票成功召开业主大会5122次,完成表决事项16283个,业主通过微信平台充分行使决策权,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业主大会召开难、表决难等维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此外,为推进维修资金业务信息化管理,深圳还建立全市统一维修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市维修资金归集、使用、增值、分摊等所有业务全流程网上审批。该系统规范全市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