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金挂钩调整公平吗?缩小养老金差距,有这三点建议值得参考
2021-05-06 09:30  浏览:55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关于养老金上调的事情,昨天有网友留言给我说,"挂钩调整"似乎会拉开差距,因为挂钩调整,是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其中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会让多的涨得更多,因为这里一般都有一个百分比,大家来看一组算式:


2500×2% =50元,8000元乘以2%=160元,1万元2%=200元,这一部分可能就有3~4倍的差距了,会导致差距拉大,真的是这样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其实啊,按照养老金水平进行"百分比挂钩"调整,这一点也是被不少企退职工所"诟病"的地方,因为觉得每一年上涨,这一部分只要使用了百分比、挂钩调整一下,就会导致养老金本身较高的涨的“绝对值”比较多,这样子即使"保持办法统一"也是缩小不了差距的;


"长缴多得和多缴多得"的原则固然是很好的、也可以理解的,但是养老金作为基本生活保障,如果高的涨得多、低的涨得少,那么养老金较低的人肯定是不满意的,这是人之常情;




那么,如果着眼于缩小养老金水平的差距,有下面三点建议是比较接地气的、可以起到实质性的平衡作用,我们接着看:


第一个,应该加大工龄(工作年限或缴费年限)在调整所占的比重


因为挂钩调整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个按照工作年限或缴费年限挂钩,加大相关的权重的话,那么对于工龄超过30年以上的,是可以多涨一些的,因为工龄也反映了一个人持续地为单位做贡献,许多人拥有很长的工龄,但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却拿着比较低的养老金,这样子其实是有点吃亏的,像去年有一些省份,不同长度的工龄使用梯级计算单价,这个有利于激励年轻朋友持续缴费,长缴多得;如果加大工龄所占的比重,那些工龄很长的企退职工就会直接受益。




第二个建议,在按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百分比上,应该区分对待,向养老金较低的倾斜


哲学里有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部分网友提出,比如6000和8000以上的,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下,而4000以下的适当扩大百分比的幅度、比如挂钩到5~8个百分点,这样才有利于缩小差距,让每一位退休老人都均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第三个建议,区分档次进行定额调整,或者将养老金较低的拉齐到一个水平


还有一部分网友提议的意见,我觉得挺好的,比如在"定额调整"部分、设置几个档次,比如2000元的加100,3000元的加70~80,5000以上的加40~50,或者将整体养老金水平比较低的,比如说1800、2000多的,拉齐到3000;


如果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能够实质性地落实“提低”,想必肯定是会受到人们欢迎的,因为定额调整,有个很大的特点 ——他与你个人的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职务职级、单位属性等都没有关系,养老金水平低的人,也主要是靠定额调整提高个人的涨幅;




总之,在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养老金两千多,三千多生活起来有点捉襟见肘,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广大企业退休职工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多涨一点养老金也是应该的,适当地进行"提低"、优化"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数据,是众望所归。


【记得要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发布人:397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