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从上海到杭州,一个万亿级养老市场正在形成
2021-07-21 17:00  浏览:86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DICHANDINGZHI | 地产订制




撰文:秦闻月 美编:白小烟 编辑:张理想



2021年7月16日,是一个不能再平凡的日子。


晚上九点,坐标上海徐汇区衡山路和宛平路交叉口。


一个骑自行车的六旬老人追尾了一个送外卖的小哥,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很快便引起了路人的强势围观。


二十出头的外卖小哥不断地向围观群众解释:是他先追尾我的,我没有责任。我已经打110了,警察马上就来了,待会大家可以看监控的。


正值盛夏,灼热的柏油路上,老人久久地躺着,半是呻吟着,半是跟外卖小哥理论:如果不是你紧急刹车,我也不会撞到你。扶我起来,帮忙扶我起来,好吗?


外卖小哥无动于衷,依旧喋喋不休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周围人也议论纷纷着,虽然没人敢上前扶老人,但都不约而同地用身体组成人墙以挡住车流,默默释放着心底深处那份微不足道的善念。


有人建议几米开外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过来帮忙扶老人起来,交警瞥了一眼,继续在车水马龙中指挥。他在承担他的社会责任,无可非议。


此时,一位年龄大致相仿的老者走向前,耐心地对躺在地上的六旬老者说:不是我们不敢上前扶你,是如果万一你骨头摔坏了,扶你起来就是二次伤害,所以躺着,等警察来。


不远处的徐家汇公园里,一群老年人正在愉悦地跳着广场舞,扩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李香兰的《夜来香》。


夜色茫茫,有人夜来香,有人心凉凉。


或许是由于地上太烫所致,在众人同情的视线里,老人独自爬了起来,又弯下腰颤悠悠地扶起了自行车,并站在原地与外卖小哥理论。


那晚,在肇事现场我点了一根烟,默默地目视着这一切。


社会进化至今,犹如一台严丝合缝运转的高精机器,每个人都好似一块零件,承担着不同分工和角色。


其实,善念没有消失、人情也未曾冷漠,只不过大家不愿摊上事,完全可以理解。


在一根烟的时间里,我站在上海衡山路的街头,在浓密茂盛的法国梧桐树下,看车来车往人流如潮,有少年、青年,还有无数老年的模样。


我在思索着,这个世界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更健康地运转?


正如老年人,如何让他们更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城市里?如何降低环境、交通等「城市病」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如何让城市的人文关怀,普照于老年群体中每一员?


这,其实已上升到了中国养老产业的高度。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分别约占18.70%和13.50%。


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是目前各年龄阶段人口比重中上升最快的群体。


另据《2020年世界各国老年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显示:


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日本、意大利、葡萄牙,中国大陆地区则排名第61位。


■《2020年世界各国老年人(65岁及以上)比例》


纵然仅仅只是排名第61位,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础大且分布不均,若细分到局部地区或城市,其老年人口比重则高得吓人。


以上海为例——


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78.09万人,其中: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82.44万人,占总人口的25.9%;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



根据世卫组织老龄化标准: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


对标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日本,上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已占到了25.9%,步入到了与日本难分伯仲的「超老龄化社会」。




以下照片拍摄于2021年7月17日上海衡山路某全球连锁咖啡店。


炎炎烈日之下,上海老年人无处可去,只好「攻占」了年轻人的主场,与年轻人挤在一起蹭空调。有时候,一蹭就是一整天。


■图片摄于2021年7月17日;上海徐汇区衡山路


白天,老年人攻占年轻人的主场,咖啡馆、商场、酒店大堂;晚上,各大公园是他们的绝对主场。


那么,上海的养老市场如何?


根据60加研究院发布的《上海养老机构是慈航研究报告2020》显示:


截止到2019年底,上海市各类养老机构有724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20家,长者照护之家187家,合计总床位数量高达15.16万张。


■来源:上海养老服务平台


由上图可知——


上海养老机构分布密度程度之高令人汗颜,尤其是以浦西七区——虹口区、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和长宁区最为密集,明显高出其它区域。


那么,上海养老机构密度之高,高到什么程度?


第一名:虹口区,每平方公里拥有1.48个养老机构;第二名:黄浦区,每平方公里拥有0.95个养老机构;第三名:杨浦区,每平方公里拥有0.82个养老机构。



■来源:60加研究院


由此可见,上海作为中国养老产业的先驱城市,为其它城市发展养老产业提供了示范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标杆意义。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按上海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标准6000元/月计算,则一张床位每年收费7.2万元。


目前上海合计总床位约15.16万张,则每年仅是床位租金费产值约:7.2*151600=1091520万,约110亿。


如果算上基础服务费、餐饮费、护理费以及其它各种费用,则仅仅上海一座城市,当下养老产业每年产值千亿级市场已经形成。


上海养老产业现状大抵如此,那么其它地区现状如何?


基于七普数据,权威部门制定了一个《中国城市老龄化分布图谱》,其中详细梳理了40大中城市「60岁及以上占比」现状。


■示意图


依据世卫组织老龄化标准:40城中38城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9城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还有三四座城市即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新一线城市当中,无锡、南京、宁波、成都、武汉、苏州、杭州、福州等城市皆已进入老龄化,正朝着「深度老龄化」方向狂奔不停。





视线回到新一线城市中的杭州。


根据《杭州市2020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数据: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20年底,杭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8.29万,占总人口的23.13%;


同时,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9.4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5.62%;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11万人,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四化叠加」趋势显著。


对标上海,杭州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比重远低于上海。


根据浙江在线报道,杭州全市现有养老机构约300家,床位数6.9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比约66%。


比起拥有各类养老机构近2000家、床位数超15万张的上海,杭州养老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处于「成长期」,目前竞争程度还不似上海那般激烈。


但可以肯定的说,五年或十年后,杭州养老产业的发展水平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成熟期」,正如今日之上海。



■示意图


正因如此,一些高端养老机构开始纷纷抢滩杭州市场,一些试图转型「康养+地产」开发模式的头部房企,也开始紧紧锁定杭州这块沃土。


比如万科、蓝城、泰康……一切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分享杭州康养市场这块超级大蛋糕。





面对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不可逆现象,我们该做些什么?


很多人对这个命题不以为然,觉得和自己无关,那只能说你还太年轻。


从国家层面,全面放开三胎限制,这就是一个重大信号。


很多人和事,当你真正认识TA的重要性时,大都已为时恨晚了。


养老市场也是,八个字形容:广阔天空,大有可为。




■示意图


我相信城市在深度发展进程中,必将给予老年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降低各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更多的人文关怀,则来源于养老市场这个万亿级市场的日渐成熟,正如文初那个追尾摔倒的六旬老人。


一旦发生这样的意外,很可能第一时间不是拨打110,而是第一时间拨给他所住康养社区的专业级社工、护理员,然后再是他的子女。


很明显,他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也没有住进专业级康养社区,或护理院;很明显,他的子女也不在身边。


于他而言,这真是糟糕的一天。


#老年#


发布人:6dd6****    IP:183.195.1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