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进城后拿什么养老?国家再发城镇化通知,增收和孩子上学是重点
2021-04-14 11:18  浏览:42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农民吃的也是“青春饭”,年轻的时候可以靠力气或技能,在工厂或工地站稳脚跟,但是当岁数大了,农民就只能回到家里靠种田或打零工,攒一些养老的本钱。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民将继续从农村流向城市。对此,农民最担心的就是进城后拿什么养老的问题,毕竟,城市留给年迈农民的就业机会少之又少。




其实,不断降低的农业收入和不断上涨的周边物价,已经“稀释”了农民手里的钱。而随着由农村搬向城市,农民既有生活习惯上的不便,又有经济开销上的增大,这便让生存、养老和子女上学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因此,国家新发布的城镇化通知,将会对很多农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农民进城意愿低的原因在哪儿?


首先,农业收入的被迫丧失或减少,让进城农民养老面临更大压力。


目前农民的养老金,大多仅为每个月100元多一点。参照现在的物价水平,这些钱很难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农业收入,反而成为了很多农民,积攒养老本钱的重要来源。而农民进城后,城市的居住方式和城乡之间的距离,很难满足农耕需求,农业收入只能在有偿退出和土地流转中,被迫丧失或减少,进而让农民的养老压力更大。


其次,经济收支的大幅度变化,让进城农民生活质量面临挑战。


据专业处理统计,在2019年人均支出金额中,城市居民约为28063.4元,农民约为13327.7元,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倍还要多。这一数据表明,农民进城后的经济支出,很可能会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作为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在近几年的涨幅并不大。因此,经济收支的大幅度变化,会让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面临很大挑战。


综上所述,农业收入的被迫丧失或减少以及经济收支的大幅度变化,造就成很多农民进城意愿下降的结果。其实,归根结底,农民最大的难题还在于养老压力过大,如果能将农民的“三权”,即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转化成职工养老保险,让进城农民在退出“三权”之日起,即刻享受职工养老金待遇,那么农民的进城意愿将大幅度增加。




国家再发城镇化通知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上述《通知》中,国家明确表示将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应的措施主要包括通过高质量推进补贴性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素质;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通过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在接下来的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确保农民增收和孩子上学是重点。其中,高质量推进补贴性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的措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更好地在城市立足。除此以外,城市落户限制的逐步放开放宽,以及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的落户政策,让孩子不再受限于户口,成功在大城市入学。




面对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民该注意什么?


农民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2个。


首先,年轻人还是先进城比较好。考虑到目前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同时国家对于人才进城有扶持政策,再加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一些准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很可能会越来越激烈,因此,建议年轻人还是先进城比较好,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保住自己的“老本儿”。上述文中提到的农民的“三权”,是目前大多数农民安身立命的“老本儿”。无论是出于对城镇化过程中,通过退出“三权”获得补偿的考虑以外,还是出于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土地和宅基地入股,获得丰厚分红的考虑。建议农民都要及时通过确权,保住自己的“老本儿”。




发布人:5bed****    IP:120.230.6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