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先进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进步,也将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化,以现在来看,养老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社区养老、“搭伙式”养老、养老院养老等。
但传统的“养儿防老”依旧是时代的主流,只是形式“变了味”,演变成了“捆绑式养老”,这种养老方式的悄然兴起,让养的一方心安理得,被养的一方心酸无奈。
“捆绑式养老”悄然兴起,养的一方乐意,被养的一方却不想
刘芳和丈夫结婚一年后,就有了女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初为人母的刘芳实在力不从心,丈夫又经常在外地工作,因此她只能将自己的母亲接过来,帮助她带娃。
在母亲的帮助下,刘芳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过得心安理得,于是有一天便对母亲说:“妈,以后你就负责看孩子、操持家务,你就是家庭的掌管者,我们以后为您养老送终”。
听到女儿的要求后,母亲有些犹豫,因为她并不想为子女看孩子,毕竟自己刚刚退休一年,这些年攒的钱能够去旅游、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自己年轻时的心愿,如果留下来看孩子,那又是好几年。
但对母亲而言,子女是“心头肉”,不愿看着她们受苦,所以即使不乐意,也勉强答应了。
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母亲渐渐发现了不对劲,一开始女儿和女婿都会定期给她钱,但是从2个月之前,钱就断了,家里的开销和孩子的生活费用基本上都自己出,老人脸皮薄,又不好意思开口,所以也没说什么。
有一天母亲独自坐在房间内思考:这样下去,即使孩子能给我养老,那自己不仅没有生活空间,还逐渐成为了孩子的“免费保姆,这样的日子啥时候能到头?”
心酸无奈的母亲虽有万般不愿,但却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宁愿女儿女婿不给自己养老,她也希望能多体验自己的退休生活,毕竟已经操劳一辈子了,到最后还得为孩子服务。
面对“捆绑式养老”,父母是否应该接受?需要权衡利弊,再做定夺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知道了“捆绑式养老”指的是子女愿意为老人养老送终,但同时也希望老人能够为自己带孩子、包揽家务。但这种模式却不是每个老人所希望的,那如何拒绝呢?
1)老人应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关于养老,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大家慢慢地明白,依靠“子女防老”并不现实,所以,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想法和选择。
加之未来的退休年龄可能会延长,很多老人认为剩下的人生应该为自己活一次,所以他们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身上。
如果父母有了这样的想法,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让子女明白家长的用心良苦,同时也是为了彼此更好地放手,既然已经为人父母,那子女的后代还是由子女去照顾吧。
2)在答应请求之前,请父母先三思
很多父母会体谅孩子的不易,所以面对这样的请求,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不愿表达,认为自己一生就是为孩子和家庭而活的。不仅如此,晚年还可以让孩子为自己养老,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还希望大家能权衡利弊,因为你不仅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要付出金钱。虽然儿女会为你们养老,但一生就这样过去,真的值得吗?
因此,对于“捆绑式养老”的悄然兴起,养的一方心安理得,但被养的一方却心酸无奈,要想改善这种局面,还需要父母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