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园妈育儿日记
多数人忙碌一辈子,都希望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不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转变,如今的家庭,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孩子,即使二胎政策开放,依旧有很多年轻人不愿生。
连一个孩子都不敢生的人群,也就是“丁克”群体,变得越来越多,我国首批丁克已60岁了,没有儿孙的晚年,他们过得很潇洒吗?
我国首批丁克已60岁,生活凄凉还是潇洒?
武大爷和陈大妈就是首批丁克群体中的一对夫妻,年轻的时候,来到大城市谋生活,吃了不少苦,两个人奋斗十多年,才有了房子、车和存款,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两个人生活能有富余,但有了孩子,就会变得有些拮据。
两个人不忍心孩子跟着吃苦,于是一致决定选择了丁克,亲朋好友问起,都笑着说:“我俩打算用养孩子的钱养老。”
老两口到了晚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存款,两个人一起旅行,日子过得还挺潇洒,不过好景不长,武大爷就生病了,因为没有子女,所以陈大妈一个人忙前忙后,身体也有点吃不消,好不容易武大爷康复出院了,陈大妈也瘦了很多,他们终究还是要面对残酷的事实。
老两口还有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以后动不了了,在遇到生病一类的事情,生活或许变得很凄凉,不过到底过得好不好,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有话语权。
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不敢生?
现在的年轻夫妻,多从自身考问题,想要寻找自我空间,并且现在生活工作压力都特别大,再养孩子,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想让孩子跟着遭罪,就想着多工作几年,有了足够的存款再要,结果这一等,就到了晚年。
还有的年轻人对养育孩子没有信心,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陪伴,对孩子也没有清晰的教育计划,总觉得有了孩子后,就不知道怎么生活了,如果要孩子,心里会觉得很心酸,对孩子有深深的愧疚感,于是连一个孩子都不敢生。
决定做丁克,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1. 老人的想法
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很传统,尤其是老人,更看重传宗接代,如果没有经过老人同意,就决定做丁克,到最后很可能成为一生的遗憾,像主持人康辉,没有遵从妈妈的想法,结果妈妈走时候,说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看到下一代,这也成了康辉难以释怀的痛。
2. 夫妻感情是否稳定
选择做丁克的夫妻中,有很多女人最后的结局很“悲惨”,感情走向破裂,最后丈夫和别的女人要了孩子,而自己将会一个人孤独终老,晚年的生活又岂止是悲凉能形容的,所以决定做丁克,还是要考虑夫妻感情是否稳定。
3. 寄托感情和经济哪个重要
年轻的时候,决定做丁克多数因为经济条件问题,这个阶段侧重经济寄托,有了足够的存款,才会有安全感,这也没错,但到了晚年后,钱财又变得没那么重要,失去了经济寄托,可是又没有了感情寄托,心里也会空一大块,所以自己也要做好选择。
关于当丁克,不能评论是对还是错,毕竟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当事人自己要慎重考虑,选择做丁克,经济压力自然会小很多,而要孩子的家庭,晚年生活更热闹一些,是否决定做丁克,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温馨寄语:
不管是否做丁克的,都是想要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当丁克,夫妻双方要互相理解,更加珍惜彼此,老人也同意,选择要孩子,就要承担起肩上的重任,将孩子养育成人,只要自己心里不觉得有遗憾,生活过得幸福就好。
今日话题:你对丁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