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不断进步,如今大多年轻人都已经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这点从日益走低的生育率也可以看出来。不仅是年轻人,有些50后60后的老人也觉得,晚年不给孩子添麻烦,大不了自己去住养老院。
*“我不要你们养,老了自己去住养老院”
陈大爷的老伴前几年就已经撒手人寰,儿子也在大城市站稳脚跟,陈大爷不愿意去大城市,于是一个人就在村里住着。
老人家75岁了,身子骨比较硬朗,家里还种着几亩田,他每天就和花花草草作伴,日子也算充实。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天大爷在地里除草时时,不小心被锄头绊倒了,摔在地上半天不能动弹,还是路过的邻居帮忙联系的医院。
听到陈大爷住院了,儿子不远千里赶回来,一直劝大爷跟他去城里,好给他养老。可是大爷不想给孩子添负担,一再拒绝,最后着急的说:“我不要你们养,老了就去村里的养老院”。大爷还说自己的存款够付养老院的钱,住养老院也不错,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您也有这样的想法,不妨先看看养老院的“潜规则”。
*养老院的“潜规则”,每条都很真实
1、幸福指数大大下降
相当一部分人想住养老院,是觉得养老院有专人照顾,生活能得到保障。事实上,尽管养老院有专人照顾,但并不是一对一的。若是院内老人数量很多,护工可能无法及时顾得上,更别说在精神上给予照顾了,长此以往,老人也容易感到孤独。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管理和照顾,老人们基本上都是统一活动,起床、吃饭、午休都是安排好的,想出养老院还得登记、必须有人陪同,所以很多住养老院的老人也称有束缚感。
2、养老院质量参差不齐
就像学校一样,养老院也有私立公立之分,公立养老院有安全保障,费用也比私立低,但是床位有限,想入住还得排队,不是想进就能立马进的。
私立养老院一般有钱就能进,但是环境、资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好的私立养老院当然收费比较贵,一个月甚至要交大几千,普通人的养老金一般难以负担;条件差的养老院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是环境和服务简直一言难尽,有些养老院甚至会把老人锁在屋子里,限制其自由活动。
3、有无儿女待遇不一
无论子女孝不孝顺,有儿女的去住养老院得到的待遇确实会好一点。老人住进养老院,孝顺的孩子会经常看望,护工不敢怠慢;不孝顺的孩子就算不看望老人,要是老人出了什么事情,也会找养老院麻烦。
若没有孩子的老人或者丁克族住进养老院,没有子女依靠,被欺负了也无人出头。现在的养老院遍布监控,护工当然不会在明面上欺负老人,但冷暴力也是常有的事。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大家在面对养老问题时能谨慎选择,就算不想麻烦孩子,也不一定只有住养老院一条路。
*人到晚年,应该何去何从?
1、做好养老的准备
父母和子女永远是最亲近的人,有些老人不仅仅是需要生活上的满足,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如果子女愿意给父母养老,和子女一起生活未尝不可;如果父母想独自生活,那么也要做好独自养老的准备,请保姆、住有保障的养老院都是不错的选择。
2、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很多老人退休以后一时之间无法适应,没有工作以后,感觉特别空虚孤独,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那么老人不妨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下棋、跳舞、旅游这些都可以,可以和同龄人一起交流,找到合适的朋友,也能把生活过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