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泾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企业的应用场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老年居民们提供分门别类的定制服务。
北新泾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位于长宁区北渔路84号,建筑面积1034平方米,中心对标市民政局关于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创建的B类示范标准,集日间照料、长者照护、社区托养、医疗评估和康复护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中心专门引进的眼底影像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查眼底血管、视网膜等来诊断老人是否患有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甚至还能检测是否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由于操作简便,报告立等可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医院排队时间久、等待报告时间长就疏于检查的问题。
二楼的“康养驿站”还引入智能检测设备,精确检测采集老人体重、血压、血氧、骨密度等体质数据。对于想要及时问诊的老人,为老服务中心还有专业的远程问诊平台,提前一个小时预约,便可得到和去医院问诊一样的专业指导,真正做到“预警—检查—问诊—康复”的“一条龙服务”。
三楼老人的休息床也大有玄机。这里每张床位均是多功能电动床,配有智能监测床垫,在老人无拘束的状态下精确采集体征数据。老人只要身体接触床垫,心率、活动频率、睡眠状况等数据就会同步传输到床头的平板电脑和楼层护士台,方便工作人员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及时把握。
中心硬件设施强调细节人性化和适老性,包括开辟失能失智特殊关爱专区、设置防老人走失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失能失智专区”提供16张床位,能充分发挥长者照护之家嵌入式托养功能,将短期助养与喘息照护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就近集中专业的照护服务。
“生活服务区”内设有16张伸缩式沙发及更衣橱柜,设置老年人助浴间,还有综合型助餐点、惠老超市、理发、修脚等10余项基础生活服务可供选择。“文教体娱区”设置老年课堂、文化沙龙、精神慰藉、权益咨询等多个项目,开辟楼顶康养花园、蔬菜种植区,为老人提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平台。
助餐点引进了人脸识别功能
同时,中心遵循“委托管理”模式,委托专业养老社会组织,提供高效专业化运营管理并进行分色管理。同时推行“OSM现场管理系统”,实现中心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在失能失智专区及中心出入口均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在中心范围内全面布控电信云存储视频监控,全过程被记录老人“进入—日托—助餐—体验—康复训练—离开”情况,提升托老安全系数。
北新泾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地址:北渔路84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17:30
交通:地铁2号线北新泾站,190路、74路区间、750路、825路
【来源:上海长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